•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展出歷代“科考”舞弊工具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2-13 08:52

      老牌匾

      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

      科舉制度是我國最悠久獨特的歷史文化,在以往的各種影視作品中“進京趕考”也早已被大家所熟知。那么真正的科舉考場是什么樣子呢?古時科考舞弊都有哪些手法?狀元們的試卷究竟長什么樣?如果你對這些感興趣,那位于北京朝陽區高碑店的北京科舉匾額博物館是滿足你好奇心的一個好去處。

      走進館里,第一眼就吸引住你的,絕對是鎮館之寶——元代石刻科舉門。科舉門就在序廳正門口,頂部是元代真跡。可喜的是,這鎮館之寶還可正常過人。古時曾有“跨進科舉門檻,狀元、榜眼、探花”的說法,不加護欄目的就是讓每一位游客過把當狀元的癮。

      除了這個鎮館之寶,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序廳內的“科舉考場的舞弊”和后院內特意設立的仿貢院了。“科舉考場的舞弊”的版塊中展示了科舉考試中各類舞弊工具,讓我們了解了古代人的“小聰明”,如:小到可以塞進鞋襪的科考夾帶,中間空心可以夾“小紙條”的蛇皮硯;仿貢院則讓我們看到古人參加殿試前的辛酸:簡陋至極的狹窄“號棚”、僅有兩塊木板組成考桌,考生在這猶如囚籠的空間一呆就是三天,吃飯、睡覺、便溺都在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整個館里不論是匾額上的文字,還是狀元的試卷,不僅讓人領略到古代書生書法之境界,更是讓人喟嘆古今學生書法功力的差距。相信你看過之后,絕對會有飛奔回家提筆練字的沖動。

      溫馨提示:北京四惠換363路半壁店下,往東行800米小郊亭往南200米—見路口向東50米即到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編輯:楊雨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