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當你準備說英語(精品課)的時候是不是說不來呢?你的舌頭打結了嗎?

    “最中國的留學生”(百年留學)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1-24 11:07

      1914年,陶行知(1891—1946)抵達美國舊金山,入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市政學。學習的課程既有政治學、公法和市政問題,也有歐洲大陸政治問題,而偏重于美國的內政、外貿、外交問題。

      在眾多課程之中,陶行知興趣較大的是《教育管理》。任課老師柯夫曼教授是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的,是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孟祿的學生。

      當時,陶行知和孫科是同學,還是室友,又都是柯夫曼的學生。有一次柯夫曼邀請他倆來家里度周末。晚飯后,三人在客廳里漫談。柯夫曼問他們學成歸國后有什么打算。

      孫科回答:“我歸國后,如能擔任南京市長,我要把南京整治得和紐約一樣,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城市。陶君是我的好同學,我要請他做副手,擔任市政秘書長或副市長。”

      陶行知說:“我可不想當官,我要回國辦教育事業(yè)。”柯夫曼知道了陶行知的志向,就向他介紹了自己老師杜威的教育思想。

      受此感召,1915年9月,陶行知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學習教育行政、比較教育、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等。指導教授有:孟祿、斯特雷耶、克伯屈、杜威、斯列丁、康德爾等,都是一時名家。

      紐約的生活水平高,陶行知不得不靠做工來維持生活和學習費用。每天下課后,他就到車站、碼頭、飯店打工,天黑回校,一頭鉆進圖書館看書學習,往往直到圖書館關門。

      1916年2月,經孟祿推薦,陶行知獲得利文斯頓獎學金,解了部分生活之困。于是他致函師范學院院長羅素表示感謝,在信中他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我終生唯一的目標是通過教育,而非經過軍事革命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國家。看到我們共和國突然誕生而帶來的嚴重弊端,我深信如果沒有真正的公眾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和制存在。”

      陶行知在留學期間,時時不忘自己的祖國,不忘家鄉(xiāng)的親人,被稱為是一個“最中國的留學生”。

      1917年,陶行知帶著教育博士學位離美登上歸國的海輪。隨身的還有杜威“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兒童中心”等教育思想,這些為陶行知回國后,實施教育救國,辦學興學,開展平民教育、師范教育、鄉(xiāng)村教育活動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 [編輯:楊雨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qū)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yè)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