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副教授被指9篇論文全涉剽竊 學校認定舉報屬實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4-01-15 09:17
    ?

    左側為副教授2009年發表的論文,右側為2005年上海交大某研究所的論文。

    左側為副教授2009年發表的論文,右側為2005年上海交大某研究所的論文。

      “9篇論文全部涉嫌抄襲,所謂獲獎文章竟然是整段整段剽竊他人的。”近日,濰坊一名讀者向本報反映,濰坊學院一名副教授公開發表的9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而被舉報者回應,舉報人是因利益關系才“胡編亂造”的。13日下午,記者從濰坊學院了解到,舉報人反映的問題屬實,學校已經對涉事副教授作出降低崗位等級等處分。文/片 本報記者 吳金彪

      舉報人:別人的論文她換個地名就發表

      在約記者見面的地方,舉報人張女士整理的材料有厚厚的一沓,堆滿了桌子,其中就包括被舉報的張姓副教授涉嫌剽竊的9篇論文。在這些論文中,張姓副教授發表的論文大多為系統控制理論方面的文章,專業性比較強,主要發表在《濰坊學院學報》、《微計算機信息》、《山東紡織經濟》、《電子質量》等刊物上。很多文章段落與他人先前發表的同類文章“高度一致”,有些段落甚至做到了“一字不差”。

      核對該副教授在2005年-2009年的9篇文章可以發現,這種“高度一致”現象并非個例,9篇論文幾乎每篇都可以找到“原型”。其中5篇為“摘抄”他人單篇論文,4篇論文為“參考”他人多篇文章綜合而來。

      “都是拼湊起來的。更可笑的是,別人發表了一篇關于廣東省一座橋閘的文章,她把橋閘名稱改成山東的,就發了。人家論文研究的是陜西一家醫院的供電設備,她改成山東的,就用了。”舉報人張女士說,經過她的檢索,目前一共發現了該副教授9篇論文涉嫌“嚴重抄襲”。

      “我也是從這名副教授的一個獲獎證書發現端倪的。當時她好像是因為某篇論文獲獎了,我就去檢索了一下,結果發現不止獲獎論文有問題,其他8篇文章也都涉嫌抄襲,而且相當嚴重。”舉報人張女士說。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齊魯晚報] [作者:] [編輯:楊雨霞]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