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所大學都有自己的校徽,但你是否知道這些校徽有著怎樣的含義呢?教育部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近日推出了“校徽故事”話題,揭示了一眾大學校徽背后的含義,這些校徽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嗎?
北京大學:北大的校徽的設計來自魯迅先生,“北大”兩個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對背側立的兩個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個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負二人,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著開啟民智的重任”的想象。
同濟大學:同濟大學的校徽中:數字“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進的龍舟,象征歷史沿革的進程;三人劃龍舟,昭示三人成眾,同舟共濟,向著一流目標奮力拼搏。整個校徽傳達出的精神是:同心砥礪,同窗求索,為振興中華而讀書;濟愚扶弱,濟世興邦,為富國強民而育人。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校徽以學校標志性雕塑“創造太陽”的抽象體為核心,意指運用知識能源開發物質能源,創造出新的太陽,反映了石大以科技知識為國家奉獻能源為使命的內涵。整體采用深藍色,代表石大人的深厚、穩重、寧靜與智慧,同時象征著大海,代表能源發展的廣闊前景。
浙江大學:校標主體圖案為“求是鷹”,其源于二三十年代國立浙江大學的三角形校徽,1991年進行了重新設計。“求是鷹”寓意實事求是、嚴謹踏實、奮發圖強、銳意進取的精神,已經成為浙江大學的象征。“求是鷹”下方的數字“1897”,是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創辦的年份。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徽以旋轉的地球為主要背景圖案,整個圖案以藍色為主色調,象征大海,寓意學校文化弘揚兼容并蓄、博采眾長、追求卓越。學校英文名簡稱“UIBE”采用的沉穩、凝重的方形字體。校徽下方的“1951”標志著學校的創立時間。
中國政法大學: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圣潔”是法大學生的莊嚴承諾。校徽中一把懲惡揚善的正義之劍,一座象征法律公平公正的天平,正是這一追求的體現。橄欖枝則象征著和諧與生機,其中“1952”表明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建校時間。
武漢大學:校徽由學校老圖書館線條造型、前身自強學堂創辦時間和中英文校名等元素組合而成。老圖書館是武大早期中西合璧建筑群的點睛之作,脊檐飛翹、氣勢恢宏;圖書館線條造型則彰顯了弦歌不輟、堂皇典雅的學府氣象。校徽顏色定義為“珞珈綠”,寓意生機、活力和希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徽正下方為建校年份“1952”,中間疊放三個形如飛行器的“A”字,象征學校的航空、航天、民航特色,同時也構成了南京市的市樹即雪松圖案,三個“A”字周圍的光芒線襯托出了南京市的市花即梅花圖案。
中南大學:中南大學的校徽,將“中南大學”英文縮寫字母“CSU”巧妙安排成中國結造型,象征團結和吉祥,強調匯聚原三校之力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大學。沉穩的藍色代表了科學和理智。整體造型剛勁有力,極富動感,美觀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