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微調查
從2014年起碩士研究生實行全面收費,在考研政策調整之下,學生考研心態會有變化嗎?考研含金量還有多少呢?揚子晚報記者調查了65名南京高校的考研學生,調查結果顯示,今年考研比例占到班級的30%左右。但在求職難的大背景下,考研者對碩士學位的作用看淡了不少。
調查1 考研專注率
60%的考生準備“孤注一擲”
在記者的調查采訪中,班級考研率大多在10%-30%之間,占54%,考研率在30%-50%的占37%。考研率在30%的班級最多。其中報學術型碩士的占87%,專業型的占13%。
在調查的準備考研的同學中,有60%表示只會走考研這一條路,20%的同學作了考研和工作的兩手準備,一邊考研一邊考公務員的同學占到12%,徘徊在考研和創業路上的占8%。河海大學通信工程專業的林同學表示,自己在考研期間也一邊在留意就業信息。“如果能進自己滿意的單位,我就不考研了。”
調查2 研究生自費
90%的學生認為“沒有影響”
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全面收費。這點對報考研究生有哪些影響呢?在記者的調查中顯示,90%的同學表示沒有任何影響,10%的同學認為加重了家庭負擔。
其實自費并不意味著讀研成本就增加了,對于多數同學來說,豐厚的獎學金足以抵消學費,甚至盈余。早在2007年左右,一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就已經試點取消了公費生。
調查3 文憑含金量
不少人稱“不管了反正都要考”
考研的同學怎么看待碩士學位的含金量呢?記者在問卷中給了0-10分的賦值,10分表示碩士學位非常有用,0分表示毫無作用。58%的同學給學術型碩士打了8分及以上,13%的同學給了5分及以下的分數,平均7.04分。23%的同學給專業型碩士8分及以上,32%的同學給了5分及以下,平均6.18分。一位金融專業的同學給學碩和專碩都打了8分,表示 “不管碩士學位含金量有多高,反正都在考了。”
認為學碩比專碩含金量更高的占72%,認為含金量差不多的占24%,認為專碩更有含金量的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