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與其滿城跑,不如身邊找
考慮“性價比”的家長變多了
“我家學區是建鄴路小學,孩子就打算上學區學校了。”采訪中,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一位同事為孩子上名校真是跑斷腿,結果孩子進了門,學得也一般。“每天上學路上要花一個多小時,大人受罪,小孩更遭罪,劃不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今年多了一種選擇,但很多名氣并不太大的學校學區生就讀比例比往年都有所增加。今年申請參加小學新生電腦派位的學生,大多來自派位學校周邊學校。南京市人大常委、教育專家谷力博士認為,城市規模的擴大、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場所和范圍的拓展,都讓家長不得不考慮子女入學時的各項成本。
3
小班化學校學區生不想跑了
申請搖號的學區生寥寥無幾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電腦派位申請中,南昌路小學、小營小學、中央路小學、察哈爾路小學、回龍橋小學、建寧小學、鄭和小學等一批小班化學校施教區內學生申請參加電腦派位學生都是個位數,一些學校甚至為零。“從這次申請搖號的情況來看,小班化學校對穩定學區內生源,緩解小學擇校熱,起到了重要作用。”南京市小班化研究所所長汪笑梅表示。
“如今學校軟硬件差距越來越小,加上骨干教師流動加速,師資差別在縮小。”有關專家表示,“許多普通學校也有學科帶頭人、特級教師等名師,可謂藏龍臥虎。”據了解,漢口路小學校長周婷是省特級教師、原任拉薩路小學副校長;莫愁新寓小學校長蔣麗云,原任芳草園小學校長;天正小學校長王九紅與陶行知小學校長彭小虎都是博士。
4
成才未必靠名校
來自“草小”的“牛娃”也很多
“在我指導過的學生中,超過50%的優秀學生都是來自普通小學。”南京外國語學校也有很多畢業于普通小學的優秀學生,該校學生生涯指導中心主任王衛忠告訴記者:如今年被北大錄取的葉柄天畢業于共青團路小學、進入外交學院的許衛赫曦來自瑞金路小學。“這些學生的成長表明,雖然不是出自名校,但小學里培養起來的良好學習習慣、自主學習能力、積極進取的態度,都為他們今后的精彩人生打好了‘底色’。”
據了解,南京每年高考前都有大批提前被中外高校錄取的優秀學生,其中很多小學階段都上的是學區內的普通小學。如被斯坦福大學全獎錄取的南師附中畢業生王之銘,小學時就是在家附近的中山小學就讀的。(揚子晚報記者王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