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孩子一個
快樂輕松的暑假?
劉芮君
暑假快到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已迫不及待搶生源,很多家長也忙著給孩子報名培訓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
現在的孩子,真是以學習為主:要么主動學習,要么被動學習,在家里學習,在學校學習,上學期間要學習,放假期間要學習,真可謂是“無時無刻不在學習,隨時隨地都在學習”!然而,我們的孩子真的在不斷學習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嗎?尤其是暑假,孩子們期待了很久,平日里緊張的學習,已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一心想著假期的愉快生活。但是,培訓班的當頭一棒,令很多孩子失落落的,仿佛自己是給爸媽學習的,即使孩子去了培訓班,學了舞蹈、英語、鋼琴、繪畫等,甚至有些純粹?是為了補習功課,但畢竟孩子就是孩子,總免不了“身在曹營心在漢”,學沒學好,玩沒玩好。
為了給我們的孩子減負,不少地方也作了一些規定,尤其是“禁補令”,例如河北就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出臺規定,7月1日起,堅決禁止利用節假日集體補課行為,在職教師不能進行有償家教,凡是違反禁止節假日補課規定的,公辦學校校長一律作行政免職處分,民辦學校當年年檢不合格。雖然我們給學校補課加了“緊箍咒”,然而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卻如“雨后春筍”般滋長。總歸,我們的孩子是要一直學習下去的,一步也不能落后于他人。
殊不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封閉的學習不如走進大自然,更不如走進社會生活中去,讓孩子在更大的環境里成長。據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35%的廣東居民認為兒童心理素質發展不容樂觀,缺乏社會適應能力。我們的孩子太需要離開書本走進大自然、大社會了。難道你想讓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書呆子或者對社會生活漠不關心的青年嗎?看著一個個體質越來越弱的孩子,真不知道我們設立操場是干什么用的。
所以,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應只是在學業上,更多的是在道德品質和人格自立精神的培育上,平時要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走進大社會,讓我們的孩子在認識大自然的同時愉快成長,并在大千世界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當然也要讓孩子們多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己的體質,也增強其自信。
就請開明的家長們還孩子一個快樂輕松的假期吧!?
?
?
相關鏈接:
?
暑假 送孩子來參加“西點軍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