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震中“最美班級”男生背女生下樓老師學生永在一起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3-04-24 10:56

      學生們當志愿者搭建帳篷

      上午11點,多數學生跟家里取得聯系之后,開始投入到現場的救援當中,從政府部門接過帳篷,就動手搭起來。

      17歲的田甜,22日她的腳已經磨破了一天。蘆山涼涼的天里,她只能穿一雙“人字拖”免得磨到傷口。在記者面前還有些羞澀,話不多,繼續幫著同學給災民們發方便面。

      20日下午,高二一班25個學生留了下來,在安置點幫忙,是蘆山中學留下學生最多的班級。民政部門來統計志愿者信息,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沒有寫自己的名字,而是寫下了“高二一班”。

      “這些學生真的讓我感動,災難面前能夠這樣團結,一起去幫助災民。”胡老師的眼角明顯濕了,鼻子明顯酸了。胡建華還告訴記者,她的學生成績都非常棒,全年級前40名幾乎全在他們班。

      學生們做的事其實很雜,哪里需要幫助就去哪里,因為胡建華不讓他們離開安置點太遠。

      班長楊明奇帶著男生組建了“搬運團”,每一批救災物資一到安置點,他們就去卸貨、搬運。副班長任雅林帶著女生組成了“派送團”,物資一到就挨個給帳篷里的災民發放。

      高二一班的志愿者們還把這個安置點的衛生管了起來。蘆山中學的安置點幾乎是整個蘆山城區最大的安置點。每天早上、中午和傍晚,他們都會定期清理安置點各個帳篷的垃圾。跟別的安置點不同,記者采訪時在這里沒有看到滿地垃圾。

      高二一班是個快班,他們并不是不害怕。蘆山中學這次地震唯一死亡的一名學生,文理分班之前是高二一班的學生岳宇姍。當她在家中遇難的消息被證實,她這些原來的同班同學哭作一團。

      在后來蘆山多次震感明顯的余震中,很多的同學都會害怕,有的甚至嚇哭。胡建華覺得這是孩子的自然本性,有誰在這樣的災難面前真正不害怕呢?她也害怕。

      “我必須跟學生在一起”

      地震把胡建華兒子的腿砸傷了,還把龍門鄉五星村老家的房子震塌了。在政府部門上班的丈夫在另一個安置點上工作。為了不影響兩人在安置點的工作,兒子當天被送回了老家,跟爺爺奶奶住在自家搭建的臨時帳篷里。“我的學生都在這里,回家的學生很多到現在都聯系不上,我必須在學校跟他們在一起。”胡建華說。

      放不下學生,心里又掛念兒子,胡建華好不容易協調時間約定跟丈夫21日晚上回重災區五星村一趟。結果剛上車,一個電話打來,丈夫周進東又被喊回安置點。

      “我一個人回去的,60多歲的老人要照顧不能走路的兒子和89歲的祖婆,非常困難。房子都塌了,吃的也沒有、水也沒有……”胡建華說著又哽咽了。

      盡管這樣,胡建華收撿了幾件衣服又回到學校安置點,因為有個學生讓她非常放心不下。

      家在蘆山縣雙石鎮的王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跟家人取得聯系,因為交通中斷,也沒讓她自行回家。“這幫孩子真的很可愛,可能的話你們幫她打聽一下,或者帶她回去一趟。”胡建華請求記者。

      王雪和她的同學一樣,也一直在安置點做著志愿者。她小聲地跟記者說,她家在雙石中學旁邊,但是她相信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她努力做好志愿者,“雙石那里肯定也有人在幫著我的父母。”

    ?

    ?

    相關鏈接:

    美德少年王雪回歸課堂 四中班級歡迎會溫馨感人
    高中定《班級公約》日常行為打分 高分可挑座

    ?

    ?

    ?

    ?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來源: 新華網] [作者:商亮] [編輯:韓靜] 
    ?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海口坡巷小學教學樓已基本完工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