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公務員報考人數的增加和考試命題的日趨成熟,試題也日趨靈活、難度逐年加大,很多考生在考場上感覺力不從心。那么,在現階段的公務員面試中,如何脫穎而出、獨占鰲頭,相信是眾多考生關注的焦點。在此,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為大家提供一些應對結構化面試的新妙招,幫助此次參加北京市考面試的考生實現公職夢!
妙招之一:主體分析法
中國人常愛說一句老話:“事在人為”,這就告訴我們,在分析任何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時,最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人”。因此,公考面試中我們常常以“人”作為答題的邏輯主線,圍繞命題中的相關主體展開闡述,這種方式就是主體分析法。
那么,答題過程中如何利用“主體”組織答案呢?一般來說,我們經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思想意識層面
主體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或者主體想達到的目的等。
(2)影響層面
主體的某種做法對自己、對他人分別產生怎樣的作用、意義或影響。
(3)責權層面
從社會身份來看,主體應該承擔哪些職責,應該遵守怎樣的規范,以及主體擁有哪些權利,應該獲得怎樣的利益。
在答題過程中,找原因、談影響或提對策,都可以使用主體分析法,例如綜合分析、應急應變以及人際溝通等題型,主體分析法都是最常使用的答題技巧之一。以綜合分析為例,在答社會現象類題目及部分名言警句類題目時,考生在談影響、找原因、提對策時往往覺得思路無從展開,此時,便可使用主體分析法從題干中去尋找明顯的顯性主體以及題目中暗含的隱形主體,從而各個擊破,便能夠全面、出色的回答出問題了。
一般來說,我們常用的主體有:各級政府、領導干部、公務員及其他工作人員、相關部門、群眾(弱勢群體)、媒體、社會團體、企業、公共服務機構(醫院、學校等)、企業、勞動者等等。
下面以一道真題為例來加以說明:
適齡兒童面臨上學問題,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好學校,出現給學校提供贊助費等現象,你怎么看?(2011年6月14日下午北京市考公務員面試真題)
當今,教育與就業的問題是熱門話題,涉及到的主體為:1.個人;2.學校、社會;3.政府。那么在分析題干現象的原因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其一,家長的角度: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父母和孩子對高質量教育需求增長,每位家長都希望子女通過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日后能在社會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境地。其二,社會的角度:優質基礎教育與高中后教育的供給規模和發展,還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其三,學校的角度:目前有的城區中學辦學條件和水平差距過大,而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一些中學希望收取“擇校”費來補充辦學經費,這也是“擇校”經久不衰的一個原因。
使用主體分析法,就把此種現象的原因分析的很透徹、很飽滿,答題也顯得更有邏輯性和條理性。
當然,主體分析方法不僅適用于綜合分析題目,也可以廣泛運用于公務員面試的多個題型,靈活運用主體分析方法還有助于回答好人際溝通和應急應變等問題。隨著近年來結構化面試難度的加大,在人際溝通題型中的溝通對象和應急應變中的矛盾沖突對象愈加復雜,這就要求考生在答題時應考慮到題目中出現的所有主體,分別進行溝通和解決,才能夠全面、有效的化解矛盾、解決問題,出色地體現自身溝通協調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妙招之二:舉例論證法
眾所周知,議論文中有一種常用的論證方法,即舉例論證,就是舉例子來論證觀點。這種方法在我們的結構化面試中也是很好用的,運用于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中作用尤為明顯。
自我認知與職位匹配類題目就是為了解考生的自身情況而設計的,那么考生在陳述自己的過往經歷或某種特質時,用事例能增加說服力,并且讓考官覺得真實、自然。下面以真題為例來加以說明:
談談你的優缺點和未來規劃。
在回答這類題目時,相信考生一定會使勁渾身解數將自己的閃光點都呈現給考官,但是呈現的方式是不是應該考究一下呢?如果一直用一些形容詞來形容自己,意義有多大呢?考官的信服程度會怎樣呢?
在此,華圖面試專家建議,考生在陳述完自己具有某種優秀的品質之后,用一個例子來加以證明,會讓考官相信你確實具有這項品質,而且會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你說自己的優點是學習能力強,那么可以說自己在大學期間連續四年獲得獎學金,與堆積形容詞相比,這種方法顯然更具有說服力。
各位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在考場上可以適度美化自己,但一定不能肆意編造。例如,如果沒有得過獎學金,一定不要說,因為獎學金是計入檔案的,一旦發現,后果可想而知。建議考生好好梳理一下自己過去的經歷,也相信大家一定都是有故事的人,因為只有真正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你才能講出真情實感,而且不必心虛。
同樣,舉例論證法對于綜合分析中的名言警句類問題的回答也具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比如遇到名言警句題目時,有些考生會覺得無話可說,論證部分只能說上幾句話。在此建議大家在回答名言警句題目時,分層論證部分分別舉例,這樣不僅有話可說,而且內容也會更加豐滿。大家在平時多收集一些例子,可以是關于自己的,也可以是關于他人的,其中包括名人偉人和英雄模范的事例,以備不時之需。
妙招之三:層層假設法
在回答某些處理矛盾或尷尬場面的問題時,考生遇到的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提不出對策”,針對這類問題,華圖面試專家給大家介紹一種實用的方法——層層假設法,即對題目中的矛盾和困境給出不同的假設,針對每種假設分別找原因、提對策。
層層假設法在應急應變試題中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下面以一道真題為例來加以說明:
你負責低保發放工作,有人大叫說制度不公平,同時有媒體記者在場,領導讓你處理此事,你會怎么做?(2011年6月14日下午北京市考面試題)
這是一道典型的應急應變試題,在解決題目中出現的狀況時,可以提出多種假設情況,然后一一予以應對。假設一:如果調查結果顯示我們的低保發放無論是政策本身還是操作上都符合相關規定,而是該名同志理解有誤,不明白低保發放的標準等,那我們會耐心溝通和講解,消除該同志的誤會,并把調查結果向社會公布,消除不良影響;假設二:如果經過調查,確實在低保發放的過程中存在不公平不透明不合規定的問題,則一定在第一時間嚴肅處理,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對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民群眾進行合理賠償。并在事后將事實真相、調查結果、處理措施都如實告知媒體及群眾,真誠向社會道歉,給群眾一個交代。
此外,層層假設法同樣適用于人際溝通題型。因為在人際溝通題型中,造成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是有多種可能性的,那么考生在分析原因時,為了體現思維的縝密,就可以假設不同的原因進而分別應對,讓思路更加開闊,答案更加豐滿。
妙招之四:職能小組法
團隊協作精神是任何崗位都需要具備的品質,公務員隊伍更是不可或缺,在公務員面試的評分表中也明確要求考生展現出合作意識與合作技巧,那么,這種能力在面試中如何來體現呢?在此,給大家介紹一種答題的妙招——職能小組法。
以組織管理試題題型為例,組織管理類題目是在給定條件下,讓考生組織一項活動,在這種題型中,考生一定不要把自己描述成“超人”,雖然是讓你組織一項活動,但并不是該活動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你親力親為,你是活動的“總導演”,最重要的任務是組織、協調、監督、指導。我們可以成立一個臨時工作組,并把組員細化成聯絡組、接待組、后勤組、宣傳組等,這樣既能體現組織管理題型的測評要素,同時也能避免答題模板化,可謂一舉兩得。下面以一道真題為例來加以說明:
假如你是政府工作人員,要你調研油價上漲造成的影響,一個月內提交,你如何做?
這是一道組織管理題目,作為這次調研活動的負責人,可以成立臨時工作組,并根據不同的調研方式具體分為若干個小組:問卷調研組:向個人車主發放調查問卷并負責回收;網絡調研組,負責在網站上公布調查問卷,并定期查看問卷的填寫情況;訪談調研組,負責向加油站、出租車公司等團體組織進行訪談;數據整理組,負責將以上三組調研的數據或資料進行整理;專家組:負責調查問卷的制作,及后期數據的分析,制作調研報告。這樣一來,一次調研活動就籌劃好了。
當然,職能小組法同樣可以運用于應急應變類試題當中。因為題目要求解決的突發事件往往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一個方面所能解決的,需要眾多方面通力合作。因此,應試者需要考慮周全,將眾多主體的作用都在答題中體現出來。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中國十大新高危職業揭曉 公務員榜上有名
備戰2013年國考面試——公務員面試答題思路點拔
女大學生為當公務員拒絕談戀愛 5年考數十次
2013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社會現象類試題三步走策略
2013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綜合分析題高分秘籍
2013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巧解串詞題
青島彩禮錢10年上漲10倍 公務員編制15萬起步
日本公務員年終獎縮水 野田獎金將減少三成
媒體稱日本降薪裁員減獎金 國家公務員越過越苦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