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诰W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時評>
    勵志標語背后的社會病態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  時間:2012-11-01 14:39:24

      日前,我市某中學進行月考后,各班級陸續召開家長會,反饋學生月考成績。會前,一班主任在黑板上用粉筆書寫了“不好好學習的兩種下場:逛不完的菜市場、穿不完的地攤貨”。

      如今,每逢中高考前夕,各種懸掛在教室醒目位置的勵志標語比比皆是。其實,“兩種下場”這一標語并非該教師“原創”,相似的話已在網絡流行。想來是老師覺得這樣的標語特別深刻、特別有沖擊力,因此拿來激勵自己的學生,還要家長也記下來教導孩子。

      這確實有震撼力。在世人眼里,“逛不完的菜市場、穿不完的地攤貨”這樣或類似的生活狀況,簡直就是失敗的人生,貧窮、悲苦、低賤、讓人看不起,自己也感到灰溜溜。更可怕的是,如果被貼上失敗的標簽,似乎連談情說愛等正常需求的資格也沒有了,“無車無房勿擾”,甚至不配活著,因為沒有價值,“活著有什么用”。

      “兩種下場”刻畫了失敗的人生的典型場景,而與之相對應,用不著自己去買菜做飯,穿的都是時尚品牌,則表述了成功人生的一些重要表征。而要達到這種生活狀態非富有不可,于是,成功就與富有直接畫上等號,市面上林林總總的成功學書籍、成功學培訓,乃至許多商業廣告,無不把“人生價值”、“成功人士”指向坐擁財富,安享“尊貴的生活”。

      教育是人們走上成功之路的必要通道。無疑,“兩種下場”之類的勵志標語是在鼓動學生好好學習,以邁上萬眾矚目的成功人生路,因為有太多的人在爭搶,而勝出者總是少數。這樣的教育理念過于功利肯定有大問題,但要責怪學校及教師卻沒有底氣,整個社會流俗至此,成為某種強大社會機制,學校很難獨善其身。

      學生們要盡力避免失敗人生,出現更“駭人聽聞”的勵志標語也就不足為怪了。據悉,學生中流傳的勵志標語還有:“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提升一分,干掉千人”、“生時何必久睡,死后自會長眠”、“吃苦受累、視死如歸”???,都到了要拼死拼活的地步了,雖然有些夸張,但大體顯現中學生在高壓下的刻苦程度。

      每個人都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每個人眼中值得期待、感到滿意或者說成功的生活應當是多種多樣,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每種生活選擇和生活狀態都不應受到社會排斥和否定,豪華奢侈不是罪過,樸素平實也不是恥辱。如果人人都唯財富馬首是瞻,以擁有財富的多少來衡量人生價值和生活的意義,就很難稱健康的社會,更別說幸福的社會。

    (編輯:鄭克姍)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