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管理委員會:廣濟橋不在第一批修復項目中
????記者從三亞市歷史文化名鎮保護管理委員會了解到,擁有眾多歷史文物遺跡的崖城鎮,為了更好地保護和挖掘其價值,根據國家名城名鎮名村相關保護條例規定和崖城名鎮保護規劃的要求,現在正在崖城核心保護范圍內進行首批保護修復文物遺跡工程。
????第一批修復項目包括崖州古城、崖城學宮、東關騎樓街、水南“盛德堂”、萬代橋等文物古跡,而官溝和廣濟橋并不在第一批修復的項目中,計劃在2013年向相關部門提出修復規劃。
????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張壽欽告訴記者:“廣濟橋從2008年管委會成立以來,一直都保持著現狀,我們也計劃2013年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對廣濟橋進行修復。”
????最新進展:修復工作明年4月開啟
????應三亞市文體局的委托,三亞市博物館已開啟廣濟橋的修復計劃。18日,三亞市博物館安排工作人員對廣濟橋周邊的的青藤灌木進行了清理。
????三亞市博物館館長孫建平告訴記者,保護文物古跡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但在社會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文物古跡的消失也與日俱增。“我們先派工作人員到崖城對廣濟橋周邊的雜草灌木進行清理,之后將請專家到現場進行勘察,做出修復方案。”
????“制作出了修復方案,同時向市財政提預算,廣濟橋是省級文保單位,對廣濟橋的修復還需省文物局的批準,進行公示,招標有資質的單位進行修復,整個流程下來,正式開啟廣濟橋的修復工作也得明年4月份了”。孫館長如是說。
????官溝,屬古遺址·水利設施遺址類。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崖州知州陳堯恩組織開挖,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崖州知州林資深重修,引寧遠河水灌溉農田。官溝分南北兩端,南溝流經水南村,北溝流經馬丹村,現殘存長4179米。官溝是崖州官府引導眾鄉紳士合力開挖興建的一條水利溝渠,開浚河渠,引水灌溉農田,安撫漢黎,是海南歷史上一項水利工程奇跡,為研究海南島水利發展史提供了佐證。
????廣濟橋位于崖城鎮水南村冬約2000米,屬古建筑·橋涵碼頭類。清康熙九年(1670年)廣度寺性俊和尚籌募資金建造。橋長15米,寬4.5米,拱高4.76米,單孔磚石混砌拱橋。呈南北走向,橫跨于官溝上。廣濟橋是三亞現存的古代單孔橋,對研究海南島古代橋梁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2009年5月,官溝及廣濟橋并同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見習記者李行)
?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