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學
只有極少數學院愿意接收大二大三學生,對于那些還有一學期就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學校愿意接收
王楠告訴記者,一些對自己語言能力沒有信心的同學決定早早拿了學校退還的學費,打道回府。但是他不甘心,不想妥協。“生活總要繼續,與其抱怨和等待學校的救贖,還不如自己努力,扭轉命運。”
前幾日,王楠剛剛考完了雅思,等分數一出來,他就要拿著材料去申請學校了。王楠打算先到倫敦市區內的幾所大學去碰碰運氣,如果實在不行,他再到選擇倫敦之外的學校試試看。
“離開倫敦的話,那豈不是要重新租房?重新適應新的環境?”
“是要重新租房,而且臨近開學季的房租一定比平時高不少,但是沒辦法,倫敦的高校肯定容不下2600多國際學生,越早突圍希望就會越大。”王楠苦笑。
王楠的情況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最糟糕的要數那些正在讀大四的學生,他們的論文都差不多快寫好了,禁招令一出,原來的導師就沒有辦法繼續給他們進行論文指導了,要在短短兩個月內找到新的學校和新的導師,談何容易。
中國留學生蔡冠嵐就是倫敦都會大學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他的論文截止日期在9月中旬。原本只差一個月,他們就可以順利畢業了,但是現在能否畢業、能否拿到文憑都成了問題。
蔡冠嵐給學校的咨詢熱線打過多次電話,得到的答復是“學位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多數同學對學校的回復已經不抱信心。“當初剛傳出學校要被吊銷招生資格的時候,學校也出面否定,可結果還是被取消了。”
如今,蔡冠嵐只能泡在圖書館里,先把論文寫出來,數年國外寒窗之苦能不能換來一紙文憑,只能聽天由命。
實際上,這類學生轉學的難度很大。安妮原本還有一個學期就畢業了,她給多所學校打電話得到的回復卻是,只有極少數學院愿意接收大二或大三的學生,對于那些還有一個學期就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學校愿意接受。這就意味著,除非她能再多讀一年,否則沒有學校會接收她。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