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字號過小會增加學生用眼負擔
記者從白龍南路四中、和平南路十中和海府路二十五小附近隨機調查的十幾名中小學生和家長中了解到,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看著眼睛很累,不容易激發學習興趣,余下的學生則表示已經習慣這種排版方式了。家長們反映現在學生購買教輔材料的情況非常普遍,如果長期使用會擔心孩子視力下降。一名家長說,試卷和練習冊的字普遍都會比教科書上的小很多,孩子做起來比較吃力。而教科書的字號普遍都在小四號字以上,適合閱讀。
據了解,目前我國中小學生的近視發病率不斷攀升,有調查顯示有60%的中學生患近視。目前有些城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主要指近視)平均為47.91%,中學生為64.4%,小學生為28.3%。海南一家三甲醫院眼科醫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小學生近視率高與用眼過度有關。字號過小,眼睛負擔也會更重。“字寫得越小,頭埋得越低,視力越下降。”
他說,視力正常的人看小四號字比較舒服。小于五號的字,閱讀起來就容易造成視力疲勞,中小學生長時間看字號太小的書籍對眼睛十分不利,如果沒有及時休息,很容易對視力造成損害。專家表示,對處在生長發育期的中小學生來說,最適合閱讀的應該是四號字。
?
說法:出版社按讀者群特點設定字號
在金盤開發區的海南出版社里,記者向印刷發行中心的吳主任了解到,教輔用書的排版確實要考慮到成本,現在的紙張成本比以前漲了不少,海南的紙張成本還比內地高些。
吳主任稱,一般正規的教輔書籍在排版和字號上出版社都是有規定的,會按照讀者群的特點來設定,“老人和兒童用書就會排得寬一些,字也比較大。像中學生教輔用書,知識點本來就很多,如果輕易把字號改大,不僅價格會上調,書也會變得厚重;考慮到成本和減負的原因,把字調到小五左右也是合理的。”因此,吳主任表示,市面上常見的教輔材料主要都使用小五字號排版和印刷。
?
學生教科書字號大小有規定
現行普通中小學使用的教科書及各種教輔用書,使用的幅面尺寸及版面采用的是2001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中小學教科書幅面尺寸及版面通用標準),該標準規定:小學5―6年級、初中和高中各科教科書使用宋體小四號字為主,高中理科教科書使用宋體五號字,但小學教科書的最小用字不得小于五號字,中學教科書的最小用字不得小于小五號字。
而目前,出版印刷商是按國標的最低標準來印刷教學輔助用書的。中小學生眼睛尚處在發育期,長時間接觸如此小的字容易產生眼睛疲勞,易對視力造成傷害。
對印刷文字的字號,目前主要采用號數制的點數制兩種。“號數制”用的是漢字的字號,如初號、小初、一號、…七號、八號;點數制用的是國際上通用的“磅”來表示,如4、4.5、10、12、…48、72等。
在號數制中,“數值”越大,字就越小,所以八號字是最小的;在點數制中,即用“磅”表示的字號時,數值越小,字符的尺寸越小。1磅有多大呢?2.83磅等于1毫米,所以28號字大概就是一厘米高的字,約相當于中文字號中的一號字;而四號字則相當于14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