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異地高考準入設三項門檻 限制職業被指苛刻
    來源:南京報業網  作者:  時間:2012-09-07 11:33:50

    導讀]在看完新提出的三大準入標準后,張玉東第一反應是,“這3個條件比較苛刻,尤其第三個條件,會制造新的門檻和不公平。”

    備受關注的“異地高考(微博)”政策,昨天又有新動向。昨天,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披露了異地高考的三大準入條件。具體包括:家長工作穩定有房上保險、學生要在遷入所在地就讀以及城市發展需要這個行業群體。

    據悉,在南京借讀高中的外省隨遷子女每年有千人左右,由于戶籍原因,放棄高考的約700人。這三大準入條件,對在寧讀書的外省孩子來說,到底門檻幾何?昨天,金陵晚報記者采訪了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副校長張玉東。

    外省學生高二轉學

    由于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是一所民辦學校,因此學校可以面向全國招生,張玉東副校長介紹說,由于高考政策所限,學校招生主要局限在江蘇省內,外省學生很少。

    同樣是由于高考政策,每年為數不多的幾個外省學生,往往在高考前就會轉學,回戶籍所在地。“有的孩子讀到高二時就回去了,為了能適應當地的高考政策。”

    除了回原籍繼續讀書升學外,也有一部分外省隨遷子女放棄高考。“如果還不能異地高考,女兒高三肯定要回山東,我準備讓她媽媽回去照顧她。”來自山東臨沂的王師傅和妻子在南京打工多年,他身邊不少工友的孩子都放棄了高考。

    王師傅不想耽誤孩子,但是又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回老家讀書,只能夫妻倆派一個人回去陪讀,“如果能讓江蘇本地的孩子一樣參加高考就好了。”

    這三大準入條件,王師傅仔細對照了一番,有些泄氣,“第一條就不滿足,我們沒買房,第三條也看不懂。”

    “三個準入條件很苛刻”

    在張玉東看來,高考政策應該如中考政策一樣“放開”,高考在戶籍所在地入學的硬規定令很多隨遷子女受教育不便。

    在看完新提出的三大準入標準后,張玉東第一反應是,“這3個條件比較苛刻,尤其第三個條件,會制造新的門檻和不公平。”

    第三條準入標準是:“城市發展所需要這個行業和群體”。“很難說清,哪個行業是城市發展所需要的,既然隨遷子女的父母能夠在城市用工,就說明他們是被城市需要的。”張玉東表示,不能以父母所從事的行業,來作為其子女能否被接納接受教育的衡量標準。

    “如果明確這個標準,以后父母的職業選擇,會直接影響小孩能否參加高考。”張玉東認為,所謂異地高考政策,應該只要進城務工人員在遷入地工作、生活達到一定年限,并且其隨遷子女也在當地讀書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被接納。

    他補充說,對于準入標準的第二條,孩子在遷入所在地讀書的“年限”也需要明確,“是高中三年,還是從小學算起?”

    張玉東是異地高考政策的擁護者,他認為,如果高考政策“放開”,不僅能夠有利于社會人員流動,也有利于教育資源的平均化,當然,還會有利于各地民辦學校的招生。

    高招專家建議“原籍錄取”

    日前,金陵晚報記者從江蘇省教育廳獲悉,江蘇異地高考政策目前尚在研討之中。

    對于是否放開異地高考,一直伴隨著支持聲和反對聲。“放開異地高考,南京的高中肯定會涌入很多外地生源,但是教育資源有限。”

    有南京的家長表示,如果外省考生在江蘇高考、錄取,勢必擠占江蘇考生的升學指標,影響江蘇本省考生的錄取率。

    對于家長的擔憂,南京一位招生專家介紹說,取消高考戶籍限制,異地高考可以讓本地考生和外省考生享受同等待遇,但在錄取時采用原籍錄取的方法,“高招錄取是按照考生名次排名,盡管各地高考試題、分數不同,但名次表可以測算。”金陵晚報記者劉蓉報道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