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南師大廣電班新生“一男獨秀” 上課方式需調整
    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作者:  時間:2012-08-30 16:00:00

    今年南師大文科江蘇招生男女比例

      文科女生人數 92%

      文科男生人數 8%

      張葉 繪

      今年,南師大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大一新生中只有1個男生,而整個南師大文科專業江蘇計劃招收的900個左右的名額中,男生也只有70多個。而在該校大三的西班牙語、意大利語兩個專業中,男生數竟然為0;文學院的江蘇籍男生也僅有兩人。“公主班”現象在南師大,尤其是文科專業中已是常態。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在以工科見長的東大,今年江蘇新生中女生的比例也首次超過了男生。有專家稱,“女生優勢”正在席卷江蘇高校。實習生宋璟 揚子晚報記者 蔡蘊琦 張琳

      A 現象挺有趣

      21人廣播電視新聞班 男生“僅此一枚”

      南師大文科專業今年在江蘇招收約900人,男生一共70多

      臨近開學,南師大新傳院廣播電視新聞專業大一新生李磊發現,自己竟然是全班21個同學中唯一的一名男生。李磊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學長告訴他說上一屆班上有26個女生6個男生,今年學校增加了招收理科生的比例,但沒想到的是,這屆班上還是只有他一個男生。

      “有學姐學長說班里一個男生也好,算是起到一個監督作用,因為無法逃課,備受關注,重點培養!震驚!”頗感壓力的李磊還有點擔心自己會被一個班的女生“同化”了,他決定先上上看,如果實在不行就要考慮轉專業了。

      “廣新班只有一個男生”的消息引發了南師大新傳院師生的集體“圍觀”。同學們在驚訝之余,調侃這位男生成了大觀園里的“賈寶玉”,“僅此一枚,如此珍貴”,“以后找女朋友不用愁了”,不過“碰到苦活累活也得一個人扛著”。

      新傳院俞香順老師也發微博感慨:“當年擔任第一屆廣電新聞專業的班主任,可是十八男、十八女,陰陽平衡。這一個男生何以自處?趨于同化或是卓然自立。”對于微博網友“這男生以后想逃個課都很危險”的調侃,俞香順老師也玩笑式的回復“我體諒他的苦悶,允許他逃課。”

      文學院、科教院也遭遇了同樣的境況,“整個文學院江蘇籍男生只有兩位,如果不是因為廣播電視編導限定了男女比例,估計男生數量更少;科教院今年一共159名新生中,也只有14個男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僅這幾個學院如此,整個南師大的文科專業今年也只錄到了70多位江蘇籍男生。而據了解,今年南師大文科專業在江蘇的招生計劃數在900人左右,70多個男生的比例連10%都不到。

      南師大外國語學院大三輔導員田軍正帶著兩個“公主班”:“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這兩個班都是女生,她們在辦活動的時候就會更多的思考女生的問題,比如舉辦女生節,開展插花、化妝學習等活動。”田老師回憶,自己1998年上大學時讀英語專業,班上20多個同學中還有6個男生,外院的男生占到20%左右。而十年過去后的現在,“男生比例已經下降了10%左右。”

      其它工科院校 女生比例也在增加

      同樣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南師大。記者在南京大學了解到,該校2012新生雖然總體上男生超過女生,但在外院、文學院、新傳院等女生向來占優勢的學院,女生比例仍在持續上升。

      而在工科見長的院校女生比例也在增加。東大今年江蘇籍考生中女生比例首次超過男生,南理工女生也增加了2個點,男女生比例達到55:45,河海大學今年男生數量接近60%,女生超過40%,也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

      一位招生負責人甚至告訴記者,只要是招收數量大的專業,一定都是女生占優勢,不論文科專業還是理科專業。

      B 影響

      女生多,上課方式也得跟著有所調整

      南師大新傳院廣電系主任劉荃認為,出現一個男生的“獨苗”現象,的確可能影響一些課程的安排。比如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攝像課,“以前攝像機都比較重,女生用起來不是特別容易。我們在課程上也會適當調整,比如重新安排分組。”不過,劉荃表示,學院不會因為女生多男生少而特別改變課程設置。

      俞香順老師表示,他的文學課教學沒有受到影響,“但如果要上技術課、電視攝像這些需要動手和體力的課程,就會有一定影響了。”

      而帶著兩個“公主班”的田軍老師也認為,在教學和日常生活管理中,老師的關注點會有所不同,要更多的考慮女生習慣的方式。“比如上課時我們就要考慮是采用娓娓道來的方式還是直切重點。女生考研的比較多,我們也會針對這一點做出相應的調整。”

      相關行業有偏女性化發展的“風險”

      “如果幼兒園全是女老師,小朋友的性格可能就會比較膽小。想象一下,如果以后做電視的都是女生,可能就會導致電視節目偏女性化。”劉荃老師也表達了對廣電新聞專業女生越來越多的擔憂,“男生和女生在從事電視行業時各有優勢也各有劣勢,目前電視臺里的男女比例還是比較平衡的。僅從專業招收學生角度上是有(影響電視行業男女比例)風險的。”外院輔導員田軍老師認為,在語言專業上男生本就不占優勢。不過,雖然學習成績上不一定能超過女生,但男生在日后的發展中表現都不錯:“大學里面語言專業的教授也大多是男性,很多男生在工作中也能有很好的發揮。”

      C 難題

      這其實已是世界性兩難“問題”

      教育部稱,少數學校部分專業可適當調整男女招生比例

      其實女生優勢問題不僅出現在江蘇高校,在英美等國大學里,女生數量早就超過男生。在美國,大學男女學生的比例在上世紀80年代大約各占半數,目前美國大學的學生當中,有58%是女性。美國教育部調查表明,無論大型或小型,公立或私立,四年制或五年制,各類大學陰盛陽衰現象都越來越嚴重。而由英國精英大學組成的羅素集團的24所高校中,男生占多數的學校只有三所。

      如何解決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失調”問題?近日,英國皇家獸醫學院(Royal Veterinary)發起特別招收“白人男性”學生的運動,因為該校的新生中,四分之三是女性,使得白人男性首次落入需要幫助的群體。而目前中國一些高校對部分專業招生時也做出了比例限制,分性別劃投檔分數線的情況,女生投檔線遠高于男生。

      南師俞香順老師認為,要不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一方面,高校如果在計劃上增加招收男生就會對女生造成不公平;另一方面,男生太少會對一些專業、行業造成一定的影響。

      今年7月9日,長期關注性別平等的婦女權益公益人士呂頻和律師黃溢智向教育部申請信息公開,要求公布2012年的高考招生中教育部批準了哪些高校的哪些專業可以限制男女生錄取比例,以及相應依據。不過昨天有媒體報道了教育部對此的回復:“基于國家利益的考慮,對部分特殊行業或者崗位的特殊專業人才培養,按照特定程序,少數學校的部分專業可適當調整男女招生比例。但是學校需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示,同時應嚴格控制招生數量。這一規定符合《婦女權益保障法》。”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