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時評>
    別炒狀元,也別炒狀元讀港校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7-09 11:28:55

      內地尖子報讀港校熱潮持續,香港大學今年錄取狀元數目更創下歷史新高。港大6日率先發布新學年內地收生結果,最終錄取363名考生,包括多達21名“省市狀元”,為歷年最多。(7月8日中國新聞網)

      說起來北大和清華也是挺委屈的,經常莫名其妙地躺著中槍。21名狀元讀港大,有人又把槍口指向了北大、清華。似乎只要有一絲跡象隱喻北大、清華的失落,都能激起若干興奮。

      鑒于過去炒作狀元帶來的種種弊處,這兩年,在教育部門的推動下,輿論已經基本形成了不炒狀元的共識。包括北大、清華在內,往年都把招錄狀元當成一個亮點來宣傳,這兩年也很少提了。狀元讀北大、清華不炒了,難道狀元讀港大就有炒的價值和必要了嗎?

      自從香港高校進入內地招生后,應該說,給內地吹來了一股清新的風。過去北大、清華包攬狀元之事實,已經被打破了。這是一件好事,有競爭才有活力。狀元選擇港大,有奔著教學水平高、教育體制活、教學內容有特色等原因,也不排除有著獎學金、未來就業的考慮。甚至都很難說,那動輒幾十萬元的獎學金的影響力有多大——只有真正取消獎金學,恐怕才能知其真正的影響。換句話說,這里面有著學校的原因,也有著非學校的原因。僅僅因為狀元選擇港大,就對北大、清華,對國內高校橫加指責,會讓人無所適從。

      而且,不炒作狀元應該是全方位的,不是針對哪幾所學校的。既然我們承認,狀元未必就是最優秀的,甚至總結出了一個“第十名現象”,那又有什么必要炒作狀元讀港大呢?香港高校爭狀元,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制造轟動效應,增加招生競爭力。既然如此,輿論又何必一個猛子扎進去,在炒狀元上來個厚此薄彼,一邊指責北大、清華,一邊夸贊香港高校呢?

      希望香港高校進入內地招生市場,能夠警醒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內地高校。但必須看到,目前內地高校存在的一些問題,有著復雜的動因;一些輿論質疑的高校問題,其實是行政、社會沉疴的投影。因此,我們既要推動高校改革,又要為高校改革營造環境。而暴炒狀元讀港校,顯然不是一種理性和負責任的做法。 毛建國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