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海口:17歲少年為炫耀改裝電動車深夜飆車殞命
    來源: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作者:  時間:2012-07-09 10:24:50

      近日,一則17歲少年炫耀改裝電動車意外身亡的視頻在網絡被廣泛關注。這起不久前發生在海口濱江路的交通事故,引發了人們對青少年騎電動車、改裝電動車安全問題的思考。南國都市報記者經過走訪調查發現,目前海口中學生騎電動車上路的情況十分普遍,且違法行為多,而改裝電動車的也多為青少年。對于這些自控能力尚不足的大孩子們來說,改裝車市場自身存在的監管問題,家長和學校安全教育不足問題,以及現行法規方面的年齡限制等問題,顯然無法控制他們的速度與激情。

      17歲少年飆改裝電動車殞命,記者調查發現,海口違法改裝電動車現象普遍,市民呼吁——快剎住沖向死神的速度與激情

      這輛電動車載了3人,行駛過程中差點和一輛汽車相撞,搭乘者驚魂未定。本報記者汪承賢攝

      新聞背景》

      為炫耀改裝電動車少年深夜飆車殞命

      6月28日凌晨約1點半鐘,一少年騎著一輛閃著藍色燈光的電動車,飛速行駛在海口濱江路碧水臨城小區路段的機動車道上,行至半途電動車突然失控,擦出一片火花后發生事故,少年當場死亡。現場原本想記錄下“激動時刻”的同伴拿著手機對高速飆車全程進行了拍攝。

      據當天出警的民警蔡警官介紹,當時是一名17歲的少年小陳相約4名同學,在道路上試騎剛改裝的電動車,本打算拍攝視頻放到網上進行展示。經調查,小陳前前后后多次改裝電動車,花費萬余元。事故當天出面處理事故的是小陳的大伯,面對孩子意外死亡,他非常后悔。“小陳的大伯也懊惱,后悔當時讓孩子騎電動車,沒有阻止孩子改裝車。”蔡警官說。

      “據死者的同學說,當時小陳行駛的時速接近100公里。”海口交警支隊交通事故處理大隊大隊長曾雄介紹,發生事故的電動車經過多次改裝后已經面目全非。包括前后輪的輪轂都改裝過、整個底盤加長、增加了四五塊電池、所有線路改裝、電線加粗等。

      中學生騎電動車上路現象普遍

      7月6日下午1時許,在府城中學前的十字路口,許多穿著校服的初中生騎著電動車,大多搭載著一到兩人,無視紅燈過馬路,有說有笑地橫沖過車流,極為危險。記者在該紅綠燈路口蹲點采訪2個小時,僅有十多名未成年人耐心地等著綠燈過馬路。

      當天下午,記者走訪海口實驗中學、海口四中初中部、城西中學等學校發現,騎電動車上學的學生不在少數。下午兩點多,個頭矮小的一些初中生開始騎著電動車陸續進入城西中學校園,有的一輛車上坐3人,學生騎著電動車在校門前的機動車道上隨意穿行。接受采訪的一些初中生并不認為自己騎電動車會存在安全隱患。“家里遠,騎電動車方便些。”初二年級的小陳身材瘦小,站在電動車旁顯得更單薄。

      高中生騎電動車上學的情況更加普遍。在海口四中高中部門口,150米長的人行道上約停放著400輛電動車。看管電動車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電動車都是四中高中部學生使用的,目前只有高一、高二年級學生上學,如果算上高三年級,最多停車記錄接近1000輛。記者留意到,停放在這里的400多輛電動車里,部分電動車明顯在避震器、后座等有改裝痕跡,改裝比較嚴重的電動車有20余輛,如車后輪輪轂尺寸變大、輪胎加寬等。

      有20多年駕齡的司機何師傅說,近年來,他發現青少年騎電動車肆意違法的情況越來越嚴重。“10多歲的孩子三五成群,騎著座椅高高、速度奇快的電動車,放著高音喇叭,走著S型路線,不管不顧其他車輛,愜意得不行。”

      學校對學生騎電動車管理松緊不一

      雖然《海口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規定,電動車駕駛人應年滿16周歲,但這一規定顯然難以限制上路人的年齡,不少未滿16歲的初中生,已成為電動車大軍中的一員,并且大多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學校則對學生騎電動車上下學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城西中學副校長陳文敏告訴記者,考慮到個別學生住得較遠,學校并未采取強硬措施禁止學生騎電動車上學,而是采取告家長書或召開家長會的方式,建議家長不要讓學生騎電動車上學,同時,也會召開班會宣傳交通安全。“家長同意,學生也有需求,作為學校老師只能多加提醒注意安全。”陳校長說。

      海口四中初中部則管理較為嚴格,該校學生很多都是騎自行車上學,校園內有自行車停放區,停放區內沒有一輛電動車。據警衛介紹,該校嚴禁學生騎電動車上學,禁止學生騎電動車進入校園。

      青少年成電動車改裝消費主力

      青少年為何喜歡改裝電動車?接受采訪的部分學生稱,“改裝車速度快,墊高后車看起來更潮。”

      事實上,目前青少年正是電動車改裝的消費主力軍。

      記者走訪文聯路、文明路、博愛路等電動車維修銷售集中的區域了解到,幾乎所有的維修銷售店都會提供電動車改裝服務,主要有外飾改裝和性能改裝兩種。經營電動車維修點的劉老板透露,相對于修理,改裝電動車非常賺錢。

      坡巷路某私人電動車維修點的王師傅說,經過改裝的電動車平均時速可達70公里,有的甚至超過120公里,大部分改裝電動車車主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其中不乏一些初高中學生。“他們說見同學的車速超過自己了,就想改裝,然后周邊同學都跟風改裝,后來就形成一個比車速的飆車車隊。”王師傅說,過來改裝電動車的孩子往往都知道改裝車安全系數低,但仍一意孤行。

      工商查處違法改裝取證難

      與電動車改裝市場火熱的現狀形成對比的是,由于現場取證難、缺乏鑒定技術,改裝車市場的監管有些不夠給力。

      今年2月8日起,海口工商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電動車專項整治,截止到4月份,檢查電動車店220間,共查辦案件19宗。但記者在部分整治行動報告中,并沒有看到改裝電動車的商店和個人的查處情況。

      對此,海口工商局市場規范監督管理科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經過整治,專門改裝電動車的店已基本退出市場,但對于查處改裝電動車的行為,存在現場取證難的問題。工商人員雖然發現部分維修點存在拆解電動車的情況,但對方都表示在維修電動車。

      負責管轄東湖電動車銷售集中地的西廟工商所龍所長表示,今年5月份,執法人員曾將一家維修店改裝電動車抓現行,當即沒收改裝配件,并處以罰款警告處理。龍所長表示,除了現場取證難外,還存在執法人員缺乏專業技術的難題,這兩難問題極大約束了工商部門查處維修店違法改裝電動車的執法力度。

      各方建議》

      為孩子安全把關家庭學校政府都有責

      對于青少年熱衷改裝電動車的現象,海南師范大學教科院副院長任仕君博士從心理學方面進行分析表示,目前海口電動車管理還不夠規范,這便大大淡化了青少年在騎電動車時的交通安全意識。同時,由于15-20歲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追求刺激、攀比、愛出風頭的心理行為,這時氣質類型偏愛冒險的孩子便會選擇一些競技類的項目張揚個性。

      “18歲以下的孩子騎電動車確實為時尚早,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我們家長要為孩子把好第一關,堅決不讓孩子騎電動車。”符女士說,讀初二的兒子這學期開學時就吵著要買一輛電動車上學使用,起初她心一軟就同意把家里的一輛舊電動車給兒子使用。后來經常看到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她最終鐵下心來,不準兒子再騎電動車上下學。現在她和愛人輪流送孩子上學,有時孩子自己搭公交車,總之絕對不會讓兒子碰電動車。

      老司機何師傅認為,家長堅決不給孩子配電動車可從根本上杜絕此類現象,同時仍需要學校、社會、政府的輔助,才能讓青少年遠離電動車帶給他們的安全隱患。學校應采取強硬措施,禁止16歲以下的學生騎電動車上學,對于已經達到16歲法定駕齡的學生,也應加強交通法規教育,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政府執法部門在“堵”電動車違法行為的同時,應加大駕車上路的前期引導工作,在電動車管理初期便形成一種主動學習和遵守交通法規的大氛圍。

      海口交警支隊有關業務負責人認為,遏制未成人違法駕駛電動車,應該從源頭上抓起,便是家長堅決不給未符合駕車年齡的孩子配電動車。同時,學校再度把關,采取強硬規定杜絕學生騎電動車入校,漏網之魚可由交警部門管理處罰。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