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中國建高考制度60周年 曾因消極影響被暫廢止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6-07 09:30:51

    60年的歷史記憶

    從1952年建立高考制度,至今整整60年。60年前,第一次參加高考的考生只有5.9萬人;60年后,2012年參加高考的考生近900萬人。60年前,第一次高考后只錄取了5.32萬人;60年后,2012年高考錄取人數將達600多萬人。60年前,高考只是一小部分人相關的招生考試;60年后,高考成為全民關注的大規模招生考試。

    如果現在要人們在中國各種教育制度或措施中舉出最為重要、影響最大的一個,高考無疑會成為多數人的選項。無論你是否喜歡,高考已經成為當今中國教育與社會的重大存在。

    歷史上有些事物是創制時轟轟烈烈,不久后便銷聲匿跡,迅速成為歷史陳跡。有些事物卻是如古語所說的“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巨”,當其初出現時,并未引起人們的特別在意,后來的演變影響愈來愈大,以致后人反觀作始之時,才恍然意識到當初創制的重要性。高考制度便屬于此類“始簡終巨”的事物。中國傳統紀年,60年為一個周期。在高考制度建立整整一個甲子的今天,回顧高考制度創立和發展的歷程,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

    新舊招生制度的分水嶺

    在中國高校招生考試史上,1952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它成為新舊招生制度的分水嶺,標志著“高考時代”的開始。

    高考制度不是在1952年突然產生的,它有一個演變過程。

    l949年新中國建立后,為穩定全國政局,使高等教育平穩過渡,各高校仍沿襲民國時期多數時間的做法,實行單獨招考。但北大、清華、南開3所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微博)、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分別采取了聯合招生的形式;上海市則率先成立“上海市國立大學、專科學校統一招生委員會”,采用統一招生考試的辦法,上海交通大學(微博)、上海法學院、上海商學院等16所高校于當年8月11日使用統一試卷同時進行考試。

    1950年5月,當時的高等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高等學校一九五○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規定》,實行各大行政區分別在適當地點定期實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學校聯合或統一招生。考試科目定為國文、外國語(英語或俄語)、政治常識、數學、中外歷史、中外地理、物理、化學。除各系科共同必考科目之外,各校還可根據系科之性質,分別加試一些科目。結果,全國20l所高等學校中,有東北、華北、華東三大區73所大專院校聯合招生。

    為進一步改變各校自行招生所產生的混亂狀況,減少人力、物力及時間上的浪費,l951年又規定各大行政區爭取實行全部或部分高等學校統一或聯合招生,如有困難,得斟酌情形,允許各校單獨招生。該年,五大區普遍實行聯合招生,統一招生的規模迅速擴大。但東北、西北地區的高校無法招滿足額,而按大區統考成績不可比,難以彼此調劑錄取。

    在分區聯考和統考的基礎上,1952年6月12日,高教部發布了《關于全國高等學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規定》,明確規定自該年度起,除個別學校經高教部批準外,全國高等學校一律參加全國統一招生考試,采取統一領導與分省、市、自治區辦理相結合的招生辦法。為了便于組織統一招考工作,成立了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

    1952年8月15、16、17日3天,舉行第一次全國統一高考。每個科目考試時間為1小時40分鐘,每個單位時間考兩科,國文、數學、化學、中外史地、物理、政治常識、生物、外國語(俄、英)每個考生必須參加所有8個科目的考試。17日安排加試筆試和術科。報考文法財經等院校或系,政、國、外、史四科分數之和占60%,數、理、化、生四科分數占40%;理工農醫等院校或系采計分數的科目比例則正好相反。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制定統一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各大行政區招生委員會組織考試、評卷。

    從此,統一招生考試的方式直至1966年。

    高考制度創立的緣由

    統一高考制度從民國時期的統一招考、聯合招考和過渡時期的聯合招考制度一步步發展而來。在各種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完成量的積累之后實現質的飛躍,并沿用發展至今。

    中國于1952年在世界上率先走上大學統一招考之路,是有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原因,并受大學招考發展的內在動力驅使。具體分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緣由。

    計劃招生宏觀調控的產物。統一招考是在清末民國時期高校各自招考出現不少問題之后才做出的改進措施。原來各校完全自主招生存在一個問題,便是導致高等教育畸形發展,易于開設且報考人數較多的文、法、商科專業數量偏多,而社會經濟建設所急需的理、工、農、醫類專業卻發展緩慢。為了糾正文理專業失衡,民國政府教育部曾于1933年起實行計劃招生。高考制度誕生于建國初期特定的歷史時期,1952年7月21日,高教部頒發了《關于實現一九五二年培養國家建設干部計劃的指示》,強調指出各地高等學校嚴格實行統一招生,是實現這一干部培養計劃的關鍵。高考在計劃經濟初創時代建立,不過,高考制度并不一定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也不是學習前蘇聯的產物。過去實行計劃經濟的前蘇聯,就從未實行統一高考。倒是在實行市場經濟之后的俄國,近年來也借鑒中國的高考,實行高校統一招生考試。

    招考制度發展演進的結果。統一招考制度的建立,部分是受傳統文化中大一統觀念的影響,部分是由于考試制度自身發展的內在邏輯要求從分散走向統一,以達到公平、高效和具有可比性。在單獨招考的情況下,考生必須自費前往高校所在地或少數幾個考點參加考試,這對許多偏遠地區的考生尤其是家境清寒的考生而言是沉重的負擔。另外,當時名牌大學經過一次或兩次招考,即可招足學額,而許多高校雖經多次招考仍不足額。由于有的學生被多所學校同時錄取等原因,新生入學報到率很低,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且各高校單獨招考新生質量參差不齊。為改變這一情況,才開始實行聯合或統一招生。

    抗戰時期統一招考的示范。1938-1940年間,適應抗日戰爭的需要,曾實行國立各院校統一招生考試。雖然統一招考制度存在時間不長,而且是在民族救亡戰爭特定歷史條件下所出現的制度,但這是中國自清末引入西方教育制度后第一次統一招考的嘗試,有利于促進中學按部頒課程標準組織教學,督促中學教學目標的實現。它為上世紀50年代初中國走上統考之路積累了經驗,提供了示范。

    科舉考試文化傳統的影響。為什么統一招考制度首先會在中國而不是在其他國家出現,有其深層的文化和傳統因素。從考試形式以及作用影響等方面來看,高考與科舉確實明顯具有許多相似之處。當然,上世紀50年代初,科舉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還是一種落后反動的取士制度,建立高考制度時不會有意去模仿科舉,但我們卻可以說高考制度的建立至少間接受到科舉制的影響。因為傳統文化是與生俱來、無法選擇的,不論對科舉制1300年中的功過得失如何評價,中國知識分子的思維和觀念或多或少都留有科舉文化的烙印。即使建立高考制度時沒有直接考慮借鑒古代的考試形式,但科舉文化作為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在傳統文化中積淀下來,因此生長在此文化中的個體或群體多少都帶有考試傳統的遺傳因子。高考是遺傳和環境的產物,正是因為中國具有考試文化傳統,統一高考制度才會率先在中國出現。

    高校招生考試史的新紀元

    高考制度的建立開辟了中國高校招生考試史的新紀元,是體現歷史發展方向的重大改革,在世界高校招生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的高考制度建立以來,在促進中學生努力學習、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平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經過高考的公平競爭,為高等學校選拔了千百萬合格的人才,經過培養造就,許多人已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力量。

    但是,有利必有弊,選拔性統一考試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在積極作用充分發揮的同時,高考的消極影響也日漸顯現:中學只抓智育而片面追求高考升學率,考試使學生負擔過重,學校辦不出特色……于是,“分數掛帥”、“白專道路”等批評不絕于耳。1966年,已有14年歷史的高考制度被廢止。

    選拔性考試就是這么奇怪,當你身處其中時,會感受到巨大的競爭壓力,恨不得趕快解脫出來。可是當你掙脫考試的鎖鏈以后,往往會發現連同公平競爭的機會一同失去了,平民百姓更沒有上升的渠道了。當陷入依靠權力、金錢、關系來進行無序的惡性競爭之后,你可能變得很懷念過去那么痛恨的考試制度了。“文革”前后“老三屆”中學生對高考的看法轉變就是這樣。因此,1977年恢復高考,便成為當時的人心所向。

    恢復高考20、30周年的時候,全國媒體都陷入“集體性懷舊”,發表了大量的回憶和紀念文章。然而,由于60年前建立高考離我們過于遙遠,且沒有戲劇性的轉折故事,加上多數人甚至不知道高考制度創制于1952年,所以出現了“集體性遺忘”。

    其實,雖然創立高考制度沒有壯懷激烈的記憶場面,沒有跌宕起伏的傳奇書寫,許多參加第一次高考的人又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追溯高考制度的源頭,就不得不回到60年前;要真正理解高考的利弊得失,就要明白創立高考制度的緣由;要展望高考制度的未來,就應理清其來龍去脈。

    對于埋藏在歷史深處的1952年,我們不應忘卻,終究也不會忘卻。(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 劉海峰)

    (光明日報)

    相關鏈接

    海口各高考點值班電話公布?考生應提前踩點
    海口各高考點值班電話公布 考生應提前踩點
    高考今起拉開帷幕 海口15342名考生參加
    915萬考生今赴高考 官方最嚴措施防止作弊(圖)

    ?

    ?

    ?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