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古村老街
    無言古墓:海南歷史的背影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祝華 時間:2012-05-28 16:47:30 星期一
    分享分享到新華微博

    唐朝來客的千年古冢

    ??? 雖然海南的古代墓葬群可以追溯到有漢一代,可是,真正有名有姓且墓主身在其中的墳塋,恐怕只有唐代的古墓。在海南島,目前找得到的唐代古墓只有3座,而尋訪的過程不啻為一次次懷古之旅,因為每位墓主的人生際遇都充滿傳奇色彩,他們的命運故事,或許還能對今人處世有些許啟迪。

    ????人生百年,恍如白駒過隙;即使是一千年,也飛度似箭。

    ????雖然海南的古代墓葬群可以追溯到有漢一代,可是,真正有名有姓且墓主身在其中的墳塋,最久遠的恐怕只有唐代的古墓,而即使是唐墓,也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吹雨打。

    ????在海南島,目前找得到的唐代古墓只有3座,盡管墓地附屬設施不多,但尋訪的過程不啻為一次次懷古之旅,何況每位墓主的人生際遇都充滿傳奇色彩,他們的命運故事,或許還能對今人處世有些許啟迪。

    ????這三位古墓的主人,三位唐朝來客,入瓊的緣由都不一樣。

    ????戶部尚書吳賢秀之墓

    ????日前,記者邀上海南省史志辦退休干部、82歲的吳運秋先生,一起驅車前往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的龍窩坡,造訪其祖墳———吳賢秀墓。在一片地勢較高的紅土坡上,那座古味十足的墓葬煞是顯眼,由于四周有高大的橡膠林,墓園顯得無比靜謐。

    ????墓園由拜亭、墓碑、刻有楹聯的一對石旗桿,以及石墳等部分組成。石墳在地上的平面為六邊形,自下而上壘了9層玄武巖長方體石塊,邊長逐漸變小,每個立面都是梯形,墓頂填土,長著幾株蘭草。

    ????“除了墳墓本身沒有受到破壞和發生變動,其他部分都是最近20年間新建的。”吳運秋說。如此說來,吳賢秀的石墳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代遺跡。那么,墓主的身份是什么呢?

    ????據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瓊州《吳氏族譜》記載,吳賢秀字敬之,號壺邱,福建莆田人,生于唐代天寶元年(742年)。乾元二年(759年),吳賢秀考中進士,曾官至戶部尚書,后致仕還鄉。永貞元年(805年),由于莆田發生兵亂,吳賢秀便帶上順宗皇帝李誦敕賜的4面銅牌,與3個兒子來瓊,居住在南渡江東岸的都化村(今海口市靈山鎮橋東村委會張吳村)。元和二年(807年),吳賢秀去世,終年66歲,葬于牛欄坡,即現在的龍窩坡。

    ????吳賢秀墓原貌應是怎樣的,今人已不得而知。按清光緒三十三年《吳氏族譜》的記述,其墓多次“歷久崩壞”,到了明代,吳賢秀的三十世孫、進士吳會期重筑石冢,重立墓碑,墓前還列有石牛、石馬、石人,后來又再次毀壞。

    ????清代嘉慶年間,吳賢秀裔孫吳大任邀集各縣兄弟重修祖墳,在墓的四圍砌石,左右置有兩尊石獅,前方橫列石欄桿,外豎一對石旗桿,于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竣工。

    ????海南省博物館考古專家王育龍說,由于尚未對吳賢秀墓進行科學的發掘,它的形制、布局、埋葬規格以及隨葬品狀況等,目前仍不清楚,還需進一步探討。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