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wǎng)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fēng)民俗
    昌江黎族制陶工藝世代傳承 被稱為"活化石"
    來源: 人民網(wǎng)海南視窗 作者: 時間:2012-03-01 09:33:44 星期四

    ?

    黎族婦女正在制陶皿

      復(fù)雜的工藝過程

      黎族手工藝制陶工藝流程非常復(fù)雜:第一步,選取粘性泥土,放在陽光下曬干;第二步,將曬干后的泥土舂碎,用米篩篩5至7次成泥粉;第三步,用水調(diào)勻細泥粉拌成泥團,水與泥粉的比例約為1:2。水多或少都不行,需恰到好處,這一步是制作陶器的關(guān)鍵;第四步,制陶皿。先搗泥直至完全均勻后,將泥團鋪成薄餅狀做器底,并移到一個倒扣的粗孔竹篩上,然后用螺殼和小木拍等工具,將陶坯做成各種生活用具,如碗、缽、鍋、罐、盆、蒸酒器、水缸等。制作好的陶坯置曬6至8天完全晾曬干后,才擇日燒陶。

       ?

    ????為使燒陶過程順利,按黎族傳統(tǒng)習(xí)俗,點火燒陶之前,要由年長的和有技術(shù)的婦女祈禱和驅(qū)“鬼”,接著挑選一名青年男子鉆木取火,再由一位老年婦女接過火種點燃柴架底的易燃物。當木柴燒成炭時,婦女們便從四面八方把事先準備好的一些干稻草蓋上正燃燒的陶器上面,加助火力。稻草燒完后,陶器上形成厚厚的火灰,這時火漸漸由表入里,持續(xù)著小火狀態(tài)。

    ????兩個多小時的燒制后,可以從火堆里慢慢挑出燒好的陶器。為了增加陶器的堅硬度,黎族婦女立刻用一種黎語叫“塞柴涯”的植物樹皮搗爛后,取其汁液與一種叫“柴構(gòu)仁”的植物放在一起浸泡,并用樹葉淋在剛出火的陶器上,使之起到加固作用。經(jīng)過淬火后的陶器馬上變聲,陶器即制作成功。

    ?

    (編輯:韓靜)

    網(wǎng)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fù)制或轉(zhuǎn)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