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兩教材標音不同家長疑“這字念啥”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彰  時間:2011-10-03 15:04:09

      市民田先生發現,某出版社五年級語文教材中,杜甫《房曹兵胡馬》中的“胡馬大宛名”的“宛”字去年注音為三聲“wan”,今年為一聲“yuan”,他不知道哪個才是正確的。

      出版社解釋稱,去年該字按照生字處理,標本來讀音,今年按照生僻字處理,標的是這個字在古國名中的讀法。

      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歷兵認為,字“該怎么讀就怎么讀”,在古國名中出現就應該注音為“yuan”,其他讀音應另外注明。

      家長

      新舊教材讀音不同

      “孩子在看下一學期的教材,發現去年的五年級語文教材中,杜甫《房曹兵胡馬》詩中‘胡馬大宛名’的‘宛’,標注讀音為三聲‘wan’。而今年孩子發的最新版教材里‘宛’注音為一聲‘yuan’。”市民田先生稱,不同的讀音,讓他感到疑惑,新教材中,還注明,大宛(yuan)為古國名。

      出版社

      本音利于認字

      “去年之前,這首詩里這個字是不注音的。去年將它作為生字注音,為了方便孩子們認字,所以標的是本來的讀音。今年根據實驗區和編委的意見,將它作為生僻字處理,所以注音變了。”該教材出版社教材組一位責編稱,“每年語文教材的改動都會有一點,今年將該字讀音改為‘yuan’,主編認為這樣更準確。”

      該責編解釋道,低年級學生分辨能力不強,如果標了生僻的讀音,對于他們認字可能反倒是障礙。“比如在二年級課本里的賀知章的《回鄉偶書》,‘鄉音不改鬢毛衰’的‘衰’,我們的注音是一聲‘shuai’,而不是一聲‘cui’。就是考慮到孩子們可能理解不了它的讀音變化。”

      說法

      “生字標本音易誤導學生”

      “生字應該聯系上下文,來確定它的讀音。既然‘宛’出現在‘大宛’這個古國名中,就應該念一聲‘yuan’,沒有其他讀音。”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歷兵研究員認為,

      “標三聲‘wan’,反倒容易誤導學生,認為這個國名讀作大宛(wan)。《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確定這個國名就應該念成大宛(yuan)。”歷兵稱,“一個字放在文章中該怎么讀就怎么讀,標其他讀音都是不對的。如果要標注它本來的讀音,應該另外標注。”

    (編輯:王小暢)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