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街頭尚未啟用的按照“歐美標準”制造的校車

海口部分幼兒園用來接送學生的“黑校車”
編者按:日前,三亞和海口接連發生了幼兒園學生被遺忘在“校車”內死亡的慘劇,這也暴露出了海南幼兒教育方面管理混亂的現狀。近日,人民網海南視窗將推出系列報道,探討海南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向,敬請廣大網友關注。
海口網9月6日消息 日前,連續發生在海口和三亞的幼兒園學生被“遺忘死”的慘劇,引起了社會對于幼兒園校車安全的廣泛關注。近日,人民網海南視窗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幼兒園在接送學生上、下學時,使用的都是尚未備案或者租來的“黑車”。
不少幼兒園用“黑車”接送學生
9月5日上午,記者在海口市龍昆南路道客村內的一家幼兒園看到,從一輛稍顯破舊的7座小面包車上,陸續下來了七八個學生,走進幼兒園開始了一天的學習。記者看到,這輛所謂的“校車”上,除了車尾部一行較小的“某某幼兒園接送車”的字樣外,從側面以及前面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一輛載有多名幼兒園學生的校車。
隨后,記者以學生家長的身份前往園內了解情況。據幼兒園負責人告訴記者,2歲多的孩子就可以到園內就學了,如果家長接送不方便的話,可以乘坐幼兒園的校車,每個月交納50元的車費即可。
當記者擔心“校車”是否會超載時,該負責人稱,“我們是7座的車,正好7個人坐,不會超載的。”
記者當天還走訪了海口經濟學校、海府一橫路以及瓊苑廣場附近的多家幼兒園,發現不少幼兒園用來接送學生的或者是不太正規的“校車”,甚至直接租用社會上一些其他用途的車輛來接送學生。
幼兒園:正規“校車”成本高
在海口金盤附近,記者走訪了一家較為正規的幼兒園,在該幼兒園門口,一輛中型客車停放在路邊,車輛的車牌下面懸掛著一輛寫有“校車(海口)XX號”的牌子,司機正在一旁吃早餐。
據該司機介紹,他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會開車來接送孩子,校車則是由幼兒園自己購買的。“不少孩子都是住在附近的,所以需要接送的也不是很多,更不會超載了。”司機說,乘車的學生需要交納一定的費用,具體費用他不愿透露,“他們交的錢肯定不夠車輛的養護費啦,現在油價又這么貴。”
據業內人士介紹,由于正規的校車要求很高,又價格不菲,所以不少中小型幼兒園為了節省成本,就采用“變通”的方式,自行購買一般的車輛或者租用外單位的車輛來接送學生。
專用校車標準:不能有“站票”每個座位要有安全帶
據海口市車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國家標準委員會發布的《專用小學生校車安全技術條件》(2010年7月1日起實施),專用小學生校車是設計和制造上專門運送不少于10人的小學生校車,且應有統一標牌。
為確保小學生的安全,《標準》要求每個小學生座位必須安裝安全帶,如果車上裝有能開啟每個座位安全帶的集中控制裝置,其操縱件應在駕駛員可操控范圍內,并且該裝置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影響每個安全帶的正常操作功能。
該《標準》還要求每輛校車上至少應安裝一個照管人員座位,當座位數超過40個時,應至少安裝兩個照管人員座位。專用小學生校車還必須安裝汽車行駛記錄儀,該裝置俗稱“汽車黑匣子”,可對車輛行駛速度、時間、里程以及有關車輛行駛的其他狀態信息進行記錄、存儲,并可以通過接口實現數據輸出。
據介紹,校車分為專用校車和非專用校車兩種。專用校車是指嚴格按照《標準》生產的校車,而非專用校車是指由一般車輛,盡量按照《標準》的要求配備,并專門用來接送學生的車輛。
而對于校車駕駛員,也有著嚴格的要求。按照規定,校車駕駛員應當身心健康,并具備相應準駕車型3年以上的安全駕駛經歷,且在3年內未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或在任意計分周期內累計計滿12分。
海口目前僅65輛校車有“身份證”
記者從海南交警部門獲悉,2006年時,交警部門對校車情況進行過一次“大摸底”,當時海口地區合法的專用校車和非專用校車共計149輛,而經過幾年的發展和淘汰,這一數字到2010年時已經下降到65輛,其中專用校車18輛,非專用校車47輛,但就在這僅有的65輛中,還有8輛未按時接受年檢。
海口市交警支隊政委黃行榮坦言,這一數字只是登記在冊的校車數量,社會上還有不少尚未登記的“黑校車”仍在被用來接送學生。“下一步我們將配合教育主管部門,在全市范圍內對校車進行一次專項檢查,對于不合格的校車,要堅決停運,同時,要加強學校及幼兒園周邊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確保學生的安全。”
海口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涯燕表示,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冀文林曾就教育安全工作作出指示:“安全工作怎么要求、怎么抓都不過分”。王涯燕要求海口各學校及幼兒園,要加強安全意識和安全教育,狠抓落實關于校車安全的各項要求,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如果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所有的教育都是失敗的。”
?
相關鏈接
海口查處17起校車交通違法行為 取締不達標車輛
海口未備案校車將禁止運營 全市僅有65輛車登記
關注中小學校車試點 校車怎么管才能跑得好?
?
?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