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南海風云
    清華園 海之南:講述“老清華人”的海南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郭景水 時間:2011-04-15 12:40:49 星期五

    冰山沙龍在海口開講。

    清華學子羅晉京(中)畢業照。

      清華園,海之南,一所歷經滄桑的百年學府,一個建省23年的年輕省份,因為數百名清華學子在海南扎根奉獻、揮灑汗水,結下了濃厚的深情。無論是從清華園中走出來的激情青年,抑或已經轉戰了大半個中國的“老清華人”,在踏上海南的土地后,再難割舍一份濃郁的海南情。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行勝于言,人文日新”,陸續來到海南的清華人,始終秉承著清華大學的校訓和精神,在各自崗位上為建設海南奉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自強不息 與海南共成長

      在海南的清華人身影中,有瓊籍學子畢業返鄉的,有外地學子扎根海南的。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后,“十萬人才下海南”的隊伍中,機關、高校、國企、私企里……,清華人的身影忙碌而從容。

      目前擔任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長的趙啟柱,1988年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當年,趙啟柱和40多名清華畢業生一起闖海。盡管一度有點失望,但趙啟柱留在了海南,時間越久遠,他對海南的感情愈深。出差在外時,趙啟柱就把自己作為一個海南人,向人們說海南的好。對于海南的感情,趙啟柱也分為幾個階段:失落、見證成長、熱愛,“與海南共成長,很感慨!”

      197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尹煉曾經“對海南心存一種憧憬和向往,每每還拿她與夏威夷對比,萬泉河、五指山、陽光、大海、沙灘、椰風海韻令人流連往返、回味無窮。”2004年11月,當尹煉到任海南電網公司黨組書記之后,他“來到海島上走了一圈,意識到海南的未來需要我們拋灑汗水”。六年多來,尹煉帶領海南電網一班人,成績斐然:海南在全國首先實現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海南島與大陸電網實現跨海連接,2008年初完成援建貴州省13個市縣遭遇冰雪災害的配電線路搶修任務……

      1989年,時年49歲、1964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段若安和丈夫一起隨著寰島集團來到海南,從當時的“海南環島建筑設計事務所”發展到今天的“華磊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段若安見證了海南的變遷。有人對段若安說,來海南那么早,去買塊地,做點生意早發了。但段若安卻說:“我們是那種做實事拿錢踏實的人,這是清華人的性格。”

    曾在清華大學工作的李建保出任海南大學校長。

    瓊籍清華學子劉小勇。

      人文日新 謀劃海南未來

      從清華園來到海南的學子,不僅僅為海南建功立業,更在積極地思考和謀劃海南的未來。2004年底開始,由清華大學海南校友會聯合北京大學海南校友會、中國人民大學海南校友會主辦的“冰山沙龍”在海口開講,直至今天一共舉辦了41期,討論涉及的內容涵蓋了海南網絡、海口規劃、海南教育、中國股市、海南房地產、海南旅游、文化海南等諸多內容。

      每次冰山沙龍都有一個核心議題,有主講嘉賓的闡述,也有自由討論環節。5年多來,作客冰山沙龍的嘉賓匯聚各界精英,除了公司老總、文化學者之外,還有省領導的身影。此外,在國內業界有著影響力的溫鐵軍、秦暉、于建嶸等知名學者也曾經來到冰山沙龍,和大家一起碰撞智慧的火花。

      5年多時間里,冰山沙龍沒有經費,沒有固定場所,主要依靠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熱心校友的堅持,才一直走到了今天。瓊籍清華學子劉小勇等都是聯系校友沙龍活動的熱心人。冰山沙龍的發起人之一、清華校友胡暉認為,清華大學作為名校,其學子責無旁貸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冰山沙龍在某種程度上創造出一個“文化氛圍”,具有鮮明的民間色彩,同時啟迪獨立思考的精神。

      清華學子對海南未來的思考,從來沒有停歇。曾經擔任大廣壩水電站建設指揮部指揮長、1959年從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的林輝二,不僅僅為海南建設大廣壩,也曾經向海南省領導上書,指出海南當前存在的問題———海南最缺的是一大批真正的拓荒者和開拓進取、艱苦奮斗、真抓實干、勇于奉獻、勤奮學習的精神;海南在將來仍然是投入拉動型的發展地區,如何吸引更多的資金仍然是發展中的重頭戲……其情切切,其言灼灼。

    瓊籍清華學子蘇英勇。

    清華學子尹雙增。

      行勝于言 踏實建設海南

      清華大學與中國最南端的“211工程大學”海南大學的緣分不淺。2007年7月,已經在清華大學工作20年的李建保出任海南大學校長。向前追溯,1989年11月,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尹雙增從當時的北京水電學院(后改名“華北水利水電學院”)調至海南,出任海南大學校長,直至1997年調任海南省科協主席。可以說,在海南大學的發展史上,已經和清華大學血脈相連。

      1995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學本科專業、如今擔任三亞天行旅游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培桂認為,在清華的學習不僅僅教會我們懂得很多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去懂得更多的知識。在清華學習工程學的鄭培桂,轉行做起了出租車生意。“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里,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你需要的知識和信息,往往就成為決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的關鍵。”鄭培桂認為,清華人做事嚴謹務實、待人誠懇實在的性格,在工作中是一種優勢。

      清華大學海南校友會是積極活躍的校友之家。對此,原籍海南、清華大學校友羅晉京說,校友會幾乎與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同時成立,雖然地處“天涯海角”,但是活動辦得有聲有色。除了每年一次的年度校友大會,還有冰山沙龍、讀書會、游泳隊、太極拳培訓等。每年還捐贈給考入清華大學的海南新生一些資金,盡校友們的綿薄之力和殷殷之情。

      祖籍臺灣、出生在海南的李瓊妹非常思念在清華園學習的日子,“文革”期間,作為工農兵大學生赴清華大學學習的李瓊妹,在結束四年的清華學習之后,回到海南島。從位于瓊中的海南軸承廠,到海南無線電廠,再到海南省臺聯工作。無論是在山區基層,還是幫助臺胞落實政策等一系列的工作,李瓊妹一直都盡職盡責。清華的校風、清華老師對科學知識的執著與嚴謹的做事態度,對她影響至深。

      1988年從清華大學社會科學系碩士畢業的伍繼廷感嘆說:1988年志愿奔赴海南的清華學子,比改革開放以后分配到海南的清華人還要多。現在留在海南的,多成為本單位骨干,在崗位上為海南建設奉獻智慧與力量。“‘行勝于言’的清華學子,已成長為擔負起責任的棟梁。”

    (編輯:謝軍輝)

    網友回帖

           www.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