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地區的“撤點并校”,近年來,在城市學校中存在的“黑校車”問題有向農村蔓延的趨勢。大家都知道有安全隱患,但卻拖一天是一天,因此出事是遲早的。
27日,湖南衡南縣松江鎮一輛送小學生上學的三輪車墜河。據當地通告,截至當晚6時許,事故共造成14名小學生死亡,6人受傷。(《新京報》12月28日)
這樣的悲劇,已不是第一次發生。2008年3月23日,云南鳳慶縣三岔河鎮一輛沿途搭載31名初中寄宿生的拖拉機墜入道路右側12米深溝,造成8名學生死亡。對比這起事件,很多細節都驚人地相似。遺憾的是,血的教訓并沒有被吸取。
對于27日這次事件,衡南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解釋道,2010年春節后,該村家長自發租用陳某的車接送孩子。對此,學校曾進行過制止。今年9月,學校校長甚至因此與家長發生過一次爭執。根據這樣的解釋,似乎此事件的責任,主要在家長不聽勸阻。教育部門已起到勸阻責任,家長們沒有盡到監護人責任。
這一事件中暴露出的家長安全意識淡薄,確實不假。可是,需要追問的是,為什么家長要不聽學校勸阻去找廉價的“黑校車”?如果教育部門為這些學生配備符合標準、價格適中的校車,家長們會冒這種安全風險嗎?另外,對于“黑校車”,學校對家長的勸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則是教育部門、公安部門要重視對“黑校車”的治理,不允許其運行。2007年,教育部曾下發專門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一切措施制止“黑校車”的泛濫,確保中小學生的安全。根據通知和相關規定,當地教育部門、公安部門明知有學生坐“黑校車”,卻沒有采取有效手段加以制止,是嚴重的失職。
隨著農村地區學校的“撤點并校”,近年來,在城市學校中存在的“黑校車”問題,有向農村蔓延的趨勢。主要原因是,“撤點并校”缺乏系統規劃,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學校無力購買校車并承擔養護費用,于是把運輸任務承包給一些不具資質的運輸商,運輸商為賺錢,超員、超速,車輛維護、管理不到位;再就是,有的學校根本沒考慮學生的上學交通問題,學生上學的交通完全自行解決,而由于路途遙遠、“黑車”價格低廉,有的家長寧愿舍棄公交車而坐低廉的黑車,甚至有的地方沒有公交車,“黑車”成了唯一的解決途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農村地區道路狀況不佳、運輸商的車況不佳(包括不允許載人的拖拉機、改裝的三輪車),加之超載嚴重、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黑校車”的危害,更勝城市“黑校車”。但相對城市治理“黑校車”的力度,對農村“黑校車”的治理,還沒有引起高度重視。
對農村的“黑校車”問題不能再熟視無睹了。首先,政府部門應確保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經費,把校車費用納入教育經費預算。農村學生分布分散,學校的校車可設定相對集中的接送點,同時向學生收取合理的搭車費用,相對于政府機關的公車消費來說,中小學的校車費用只是零頭。其次,要加強安全教育與安全執法檢查。農村“黑校車”的一個共同問題是,大家都知道有安全隱患,但卻拖一天是一天,因此出事是遲早的。為此,從對學生生命高度重視出發,各地財政部門、教育部門、公安部門應攜手進行全面、綜合治理。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