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央視的鏡頭,我們看到椰城一群少年,揚帆海上,搏擊風浪。隨著主流媒體持續聚焦海口市“帆船帆板進校園”項目,讓帆船帆板這一特色體育運動走進全國觀眾視野。2025年消博會期間,帆船帆板水上巡演更是吸引不少游客駐足體驗,而這僅僅是海口構建“體育+”生態鏈的精彩開篇。
3月6日,國家帆板隊隊員、東京奧運會冠軍盧云秀走進校園與學生面對面互動,點燃學生們學習帆船帆板的熱情。記者 康登淋 攝
近年來,運動正成為海口青少年成長的“必修課”,其背后是課程創新、賽事牽引、科技賦能、產業聯動的系統性改革。如今,海口體教融合、發展特色文旅,使體育成為撬動素質教育和城市升級發展的核心支點,讓“體育+”成為消費新引擎,助推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加快建設。
4月11日,在第九屆中國殘疾人冰雪運動季全國特色活動中國智協旱地冰壺(海口站)比賽中,參賽隊員在進行激烈角逐。記者 康登淋 攝
從課堂到課外 “體育+”模式打破學科局限
“體育要從小抓起,與其他學科相融合,與生活緊密相連,我們要打破學科的藩籬。”海口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口中小學生的鍛煉場景和方式不斷拓展,“體育”從單一學科,變成“體育+”多學科融合樣態,“體育+”的融合實踐正在重塑椰城校園的教育生態。
4月17日,在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2025年校園田徑運動會的開幕式上,學生們身著瓊劇戲服,以韻味十足的瓊劇韻律操登場,讓“非遺”的魅力與體育的活力同時綻放。該校五年級學生許丁山介紹,現在他和同學們不僅能在美術課上設計運動會海報,還能在科學課上研究運動力學原理,在心理課上講述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舉行瓊劇韻律操比賽。記者 康登淋 攝
體育課堂的創新,推動其功能由“強身”向“鑄魂”演變。“黎族打柴舞”“儋州調聲舞”“海南海島風情舞”……一系列的海南特色舞蹈元素匯集成海口市瓊山中學的特色課間操,每天課間活動時間,該校學生在歡快的舞蹈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海口市港灣小學,學生們日常跟隨舞蹈老師學習竹竿舞、孔雀舞、安塞腰鼓等特色民族舞蹈和運動。該校校長王旗表示,學校致力于推進體育鍛煉與傳統文化傳承的融合。
除了課程創新,豐富賽事也是海口體育教育的又一助推器。目前,全市教育系統構建了“班級—年級—校級—區級—市級”五級競賽體系,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展示舞臺。今年3月,市教育局發布了2025年全市中小學生“青椰”體育節賽事清單,除了足球、籃球等常規體育項目外,還融入了海南“特色印記”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既豐富了選擇,更守護了文化根脈。
4月12日,2025年海口市中小學生“青椰”體育節羽毛球比賽現場,參賽選手在比拼球技。記者 康登淋 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