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中試車間西林瓶灌裝間內,工作人員在生產線上忙碌。(資料圖)記者 康登淋 攝
4月8日,在位于海口國家高新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的海南省再生醫學技術與材料轉化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緊張有序地開展著各項工作。去年以來,該實驗室依托“多地共建、全鏈打通”的特色模式攻克技術難點,推動多項創新成果加快走向生產線。
從科學創新走向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企業是核心環節。今年以來,海口國家高新區持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工作機制,以創新“活水”滋養產業沃土。
企業 創新活力激越澎湃
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是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招。作為專注于生命健康領域的創新型企業,落地海口以來,華熙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聚焦糖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前沿學科,協同發力打通產學研創新全鏈條,在細胞與皮膚組織再生、抗衰技術、化妝品原料功效等領域實現“多點開花”。
去年9月,由該企業籌建的海南省再生醫學技術與材料轉化重點實驗室首次完成創新成果轉化,其中,兩大再生醫學“細胞精準調控”創新成果——潤百顏BloomCell細胞營養液、夸迪新一代CT50細胞能量液已成功應用于華熙生物新產品當中。
“我們此前上市的兩款護膚新產品的關鍵性原料研發、生產地都在海口,打通從研發端到產業化端,再到商業化端的轉化落地后,我們在創新道路上將更有‘底氣’。”華熙生物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該企業將繼續依托實驗室開展創新研發,不斷將研發實力轉化為創新動能,加快提升企業科研實力和產品競爭力。
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產業配套加快完善,眼下,越來越多的科創企業選擇奔赴海口“大展拳腳”。就在上個月,廣東普羅凱融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地高新區,雙方計劃合作建成省內首個細胞產業CDMO平臺,在園區逐步構建從技術研發、臨床轉化到產業化生產的完整細胞產業鏈條。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意向企業計劃落地該平臺。
“項目落地前,我們進行了充分研討,自貿港政策優勢、園區產業基礎疊加企業技術積累,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廣東普羅凱融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曾皓宇表示,項目投產后,企業將聚焦細胞治療板塊,在同步開展自有項目的同時,為愿意入駐海口的企業提供全方位CDMO服務。
園區 創新要素加速聚集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營商環境,也離不開各類創新要素的高度聚集。近年來,高新區持續強化園區各項要素保障,產業一線呈現創新要素加快聚集的活力。
“我們以極簡審批為抓手,將整體審批效率提升90%以上,今年落地的農夫山泉項目再次刷新‘2個工作日辦結審批’的高新速度。”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通過采取簡化審批、土地“帶方案出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將整體審批時限壓縮在14個工作日內;項目完工后開展聯合驗收,最大限度簡化項目審批。
推進科技創新,更需要國際化視野。3月中旬,在高新區舉辦的“2025年科創克隆項目專場路演”活動上,來自德國、意大利、瑞士、以色列、丹麥、英國等6個國家的8個“硬科技”項目逐一亮相,項目類型涵蓋癌癥治療、微外科手術機器人、神經疾病監測、外泌體生物治療等前沿方向,為園區企業、基金代表搭建了精準對接的平臺橋梁。
做好研發創新這篇文章,“硬件”是基礎,人才是根本。近年來,高新區以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目標,通過落實一系列科技人才引進政策,持續構筑人才集聚強磁場。
據介紹,目前高新區已聯合24所高校院所建立“訂單式”“定向式”人才引育機制,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鏈條發力。下一步,該園區將持續深化與海南大學、海南醫科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的“產業共培、人才共育”合作,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