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在新海港外圍的長濱北五路志愿服務點,大學生志愿服務團隊隊長(右一)帶領外國志愿者熟悉過海流程。
“你好,請問需要幫助嗎?”2月2日,在海口新海港外圍的長濱北五路志愿服務點,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黃慧玲身著藍馬甲,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主動詢問前來咨詢的旅客。
記者了解到,今年春運期間,一群有著不同膚色、說著不同語言的外國青年志愿者的出現,成為瓊州海峽春運服務保障隊伍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黃慧玲就讀于海南師范大學,是一名大三學生,當天與她一起參與春運服務保障的,還有來自科特迪瓦的王元、加納的安然、菲律賓的李思添。他們雖然學校不同、專業不同,但這個春節假期,選擇留在海口過節,一塊參與志愿服務,沉浸式體驗春運大潮的繁忙與溫馨。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春運志愿服務,除了給旅客發放過海路線示意圖,我還能簡單回答旅客的疑問;如果遇到外國旅客,我們還可以用英文溝通或者幫忙翻譯。”黃慧玲說,能幫助到別人,覺得特別有意義。
與黃慧玲的想法一樣,王元的中文雖然還不夠流暢,但她熱情滿滿,負責給旅客遞水、協助交警引導車輛分流等。她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寶貴的經歷,不僅能幫助到旅客,還可以練習中文。“我還用手機拍了很多圖片和視頻,分享給家人和朋友。”王元說。
“沒想到在這里還能遇到外國志愿者,你們的微笑和服務讓人感到特別溫暖。”旅客李先生邊接過他們遞來的熱水邊夸贊道。說著,他忍不住拿出手機,定格下了這一溫暖的畫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