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保護東寨港紅樹林
“父女同框”守護綠色家園
日前,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紅欖李苗圃,69歲的退休職工王式軍正在觀察紅欖李生長情況。和他一起的還有他的女兒王夏。同樣作為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王夏平時主要負責紅樹林科普館的講解宣教工作。當天,她正好過來協助父親監測紅欖李生長情況。
這樣“父女同框”的工作場景,在紅欖李苗圃里已成為日常。“父親一心撲在紅欖李培育上,但他現在年紀越來越大,該換我來守護這一片綠色家園了。”王夏說。
日前,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紅欖李苗圃,王式軍和女兒王夏一起觀察紅欖李生長情況。記者 蘇弼坤 攝
深受家庭影響
主動請纓培育紅樹
“今天有兩個好消息告訴你,一是第四代紅欖李幼苗培育成功;二是紅欖李種子的發芽時間從54天縮短到18天,這將大大提高育種效率。”當天,見到記者一行,王式軍就開心地和大家分享近期的培育成果。
紅欖李是紅樹林的珍稀瀕危物種,一度在全國僅存14株,分布在陵水和三亞。據了解,紅欖李培育困難,因其種子天生發育不完整,自身繁育能力很差,幼苗極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很難成活,一些科研機構對紅欖李的培育均告失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式軍于2013年向單位主動請纓培育紅欖李。“我絕對不會讓一個紅樹林物種在東寨港消失。”憑借著這份執著,王式軍經過一次次的失敗、繼續試驗,最終培育成活紅欖李。11年過去,他成功培育了超過20畝、約2400株紅欖李,讓“最紅的紅樹花”重新綻放東寨港。
王式軍對紅樹林的這份癡情,其淵源來自家庭。“我的父親是一名漁民,對紅樹林很愛護,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能破壞紅樹林,要保護好它們。”王式軍出生在美蘭區演豐鎮下場村,距離東寨港保護區只有五六公里。1980年4月,退伍回來的王式軍被分配到東寨港保護區工作。2014年,其女兒王夏也成為保護區管理局的一名護林員。
王夏說,爺爺對紅樹林的敬畏,父親對培育紅欖李的執著和韌勁,從小就深深觸動著她,也激勵著她,并在她心中埋下了“保護紅樹林”的種子。守護紅樹林,成為王家的傳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