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瓊山區紅旗鎮紅旗村的海口宏日養殖專業合作社,一排排鴿籠干凈整潔,籠內,一只只活潑可愛的乳鴿正來回踱著步子。
近年來,紅旗鎮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以乳鴿養殖為抓手,因地制宜探索“合作社+鄉土人才+農戶+餐飲”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如今,該鎮整合人才資源,組團指導服務全鎮的5家合作社,3個家庭養殖場,培育了100多名農村實用人才;乳鴿的存欄約10萬羽,年出欄40萬羽,實現年產值約880萬元。
紅旗村海口宏日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在查看乳鴿生長情況。記者蘇弼坤 攝
探索特色養殖模式
“一般一對種鴿孵兩個蛋,借助機器18天就可以孵出幼崽。”紅旗鎮農戶、海口宏日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曾興文告訴記者,乳鴿幼崽從孵化機里孵化出來后,會被分批放在種鴿窩里喂養,這種養殖方法可以提高鴿子的存欄量,也是該合作社正在開展的一項科技養鴿新舉措。
2019年,曾興文聯合當地幾名年輕人成立了該乳鴿養殖合作社,投資180萬元建起了2600平方米的廠房,從廣東引進自動化孵化、飼養設備,借助科技手段進行養殖,在減少人工成本的同時,提高養鴿產量。
為提高乳鴿品質,曾興文探索出一套獨特的養殖方法:給鴿子投喂專門配置的中藥材,并定期喂養五谷雜糧和益生菌,讓鴿肉更加香甜。目前,該合作社的存欄種鴿有6500對,后備種鴿3000對,每月出欄乳鴿6000至8000羽;每天清理出來的鴿子糞便還可作為有機肥提供給周邊農戶種植果樹。
“等學好技術后,我也打算在家里養一些鴿子來增加收入。”合作社技術員張在平說,近年來,紅旗鎮搭建培育和交流平臺,不定時開展鴿子養殖技術培訓活動,促進養殖戶之間的經驗分享和合作。同時,該鎮以黨員干部為主的人才隊伍更是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幫助農戶解決在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打造特色美食名片
依托鄉土人才的推動作用,紅旗鎮的鴿子養殖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紅旗乳鴿”也成為了當地的一張美食名片。
依托鄉土人才的推動作用,“紅旗乳鴿”成為了紅旗鎮的一張美食名片。 記者蘇弼坤 攝
時值午飯時間,記者在鎮上的一家餐館里采訪到當地鄉土人才詹道技,他正將一只只鹵過的乳鴿放入鍋中油炸。在出餐處,服務員將酥脆可口的鴿肉切塊,打包,等待客人取餐。據介紹,該店乳鴿日加工量超350只,特別是每年的國慶長假期間,僅炸乳鴿這道菜的銷售額就可達28萬元左右。
在詹道技的帶動下,“紅旗乳鴿”美名遠揚,成為了當地婚宴、生日宴的特色菜,帶動了紅旗鎮及云龍鎮、三江鎮等周邊鄉鎮鴿子產業的發展。詹道技還培養本地廚師,承辦鄉村酒宴、生日宴等服務,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帶頭人。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擴大‘紅旗乳鴿’區域品牌效應,推動地方特色經濟發展。”紅旗鎮黨建辦主任何應娜告訴記者,該鎮計劃打造一家以乳鴿為主要食材的餐館,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來品嘗,以培育發展特色養殖、農產品加工、物流、旅游等相關產業,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推進鄉村振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