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公報一經發布,迅速引起海口黨員干部群眾高度關注和熱烈反響。
大家一致表示,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轉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力量,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海南自貿港核心區和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全會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我市發展改革工作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劉曉華表示,該委將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主動靠前服務,強化跟蹤督導,加強部門協同,抓好經濟調控,提升項目謀劃質量,加強重大項目調度,強化區域合作交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以有力工作舉措和有效投資推動海口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必須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對此,市營商環境建設局黨組書記、常務副局長吳秋云表示,將聚焦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全面提升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協同服務、智慧服務能力,持續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強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12345熱線基層治理“直通聯辦”改革,加快構建“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有諾必踐”企業服務體系,推進更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透明的制度政策、更加自由便利的貿易投資、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務環境建設,不斷提高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和滿意度。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系統謀劃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藍圖、新愿景、新舉措,對于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吳畏表示,市委黨校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決定》,及時將全會精神融入相關教學培訓之中,力求讓學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海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第一時間學習全會公報,備受鼓舞、倍感振奮。
市科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小寶表示,海口將堅持把新質生產力貫穿實體經濟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全面落實“做強工業經濟二十條措施”,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重點產業集群發展,持續完善科技創新投入機制,引導全社會加大創新投入,加快探索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海口實踐路徑。
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黨委書記王明夫表示,江東新區將統籌推進園區經濟體制改革,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立足園區職責職能,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加快離岸貿易等新型貿易集聚發展,著力培育外貿新動能;全力推動產業集聚,提升發展能級,建設體現自貿港管理和服務水平的一流園區。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公報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為我們指引了發展方向。”海南飛行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鋆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不斷探索新技術在低空經濟、海洋經濟中的應用場景,打造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產品,切實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做大做強海口高新技術產業貢獻智慧和力量。
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
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薄毅表示,將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堅定不移走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鞏固禁塑成果,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等各項工作,不斷提高現代化環境治理水平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全力推進美麗海口建設。
“全會提出,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為我們進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周威表示,全市人社系統將聚焦推動就業提質擴容、提升服務體系效能、增強勞動權益保障、高技能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培育接續有力就業動能,優化公共就業服務供給,營造和諧有序就業環境,強基賦能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海南自貿港核心區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關注居民的訴求和困難,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龍華區海墾街道金牛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王香妹表示,將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專業素養,與轄區居民一起把社區建設成溫馨家園。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