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學生高新在武漢讀書期間參加了“速寫武漢”的寫生活動,得知海口也有同樣的群體非常欣喜,利用假期趕回海口參加活動。蕩秋千的小女孩、海盜船的船頭、咖啡廳的門臉都是她筆下的素材。透過作品,能讓人感受到椰城生活的悠閑和幸福。高新認為,“同一個人寫生不同,大家一起畫畫有更多的交流互動。畫友們都很樂意分享自己的創作思路,幾名發起人也都很耐心地為大家提供指導和幫助。”
“速寫海口”團隊成員繪制的作品《騎樓老街》。記者 蘇弼坤 通訊員 周昭柏 攝
“以前我是學工筆畫的,多是臨摹,不鮮活。2022年加入這個團隊后,我們經常出來寫生,從大自然中抓取素材。我也會幫著這些年輕人一起張羅策展,讓我的退休生活豐富多彩起來。”大學退休教師梁鮮對這群有熱情、有活力、有能力的年輕人組織這樣的公益活動贊譽有加,“大家有著共同的愛好、理想,也愿意為共同的理想一起堅持下去。”
在濱海大道萬綠園內,“速寫海口”團隊成員在進行手繪創作。記者 蘇弼坤 攝
“速寫海口”繪畫公益活動已經開展了161期,每期活動會有三四十人參加,除了現場作畫,還會精心制作小視頻和隊友們的畫作一起編輯成推文。越來越多的繪畫愛好者通過網上瀏覽、朋友推薦、現場了解等方式,加入“速寫海口”這一團隊。團隊高質量的畫作輸出能力,也吸引了一些社會單位的關注。如今,在海口美蘭機場T2航站樓、王府井海墾廣場、美蘭區898藝術村、江東新區云海美術館等處,都有“速寫海口”團隊成員畫作的展覽,吸引市民游客的關注。
市民游客在王府井海墾廣場海口城市速寫展駐足觀看。記者 康登淋 通訊員 李德帝 攝
大家用畫筆記錄海口的城市變遷、特色建筑、優美環境、風土人情。“速寫海口”公益活動聯合發起人周昭柏說:“騎樓老街、鐘樓、天空之山、世紀大橋等地標建筑我們都去畫過,希望通過我們的畫作讓更多人了解海口之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