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的田野,和美的畫卷,一幅幅恬淡靜謐宜人的圖景映入眼簾,一個個民富人和的鄉村,訴說著生機與活力……和美鄉村,勾勒出海口模樣!
4月7日,海口全市和美鄉村建設現場會召開。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深入推進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努力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為加快建設自貿港核心區和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提供基礎支撐。
生態優先,讓農業更強。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走進海口一個個和美鄉村,盤活資源、撂荒地變“金土地”,人與自然共生,農民吃上了旅游這碗飯;開展“稻椒”輪作,實現村集體與農戶收入雙增長……優良的生態環境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優勢和基礎,也是海口發展的優勢和本錢。近年來,海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城市品質不斷提升,綠色之路越走越寬。海口火山地質特色資源、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大有潛力可挖。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現代農業園區為依托,注重補短板、強弱項、增活力,推動鄉村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通過擴基地、建園區、搞加工、創品牌、拓市場,聚焦規模化、商品化、品牌化,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農業有更強的發展后勁。
留住鄉韻,讓農村更美。打造“風情北港島,趕海好去處”;以“火山下的匠人村”豐富旅游業態;寫好“藍色海洋”文章,打造濱湖體驗慢村休閑區……當前,海口鄉村建設的可喜變化有目共睹。鄉村如何成為農民的幸福家園?如何吸引人氣、煥發活力?海口和美鄉村,再“上新”!給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帶來很多啟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園情”。一棵古樹、一個老船廠、一塘春水,往往就是一個村莊獨特的符號,要保護好這些特色元素。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拒絕“千村一面”。不論是田園風光,還是舒適宜居,都要順應自然,遵循規律,既要突出海口特色,也要體現田園美景,確保能“望得見山,看得到水,記得住鄉愁”。要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尊重規律、尊重自然,因地制宜找準特色,保護好傳統村落街巷,留住鄉風鄉韻鄉愁的寄托,讓農村更美。
鑄魂強基,讓農民更富。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涵養淳樸向上的鄉風,不能“有形無神”。弘揚文明新風,每戶門口懸掛家訓牌;堅持黨建引領,寫好“紅色文化”文章;為黨員懸掛《共產黨員戶》標牌,黨員帶頭發揮示范效應……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要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從農民群眾需求出發,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優化公共服務體系,廣泛動員群眾成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構建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層治理體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以和諧滋潤人心、凝聚人心,確保農村人心向善、穩定安寧。結合時代特點,推行“鄉村管家”“紅黑榜”,積極培育遵紀守法、講信修睦的文明鄉風,從“外在美”到”內在美”,鑄魂強基,以和促美,才能讓農村真正美起來、活起來、亮起來,讓農民富起來。
加快建設和美鄉村,要堅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錨定目標、聚焦重點、保持定力,一張藍圖干到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讓農民過上現代文明生活,讓和美鄉村成為海口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和亮眼成色。(李科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