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市信用連續7個月排名全國前十——
“信用海口”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
“因為自己的信用好,以往3天時間才能完成的出版物零售業務審批,現在1天就能辦結,辦事效率越來越高效。”7月28日,市民戴萌前往美蘭區政府服務中心辦理出版物零售業務時,得知該區已全面推行“紅、橙、黑”信用等級審批服務模式,申請辦事的經營主體或自然人信用好審批服務可提速,由于戴萌的信用為“橙檔”,工作人員為其提供加速審批服務。
戴萌的獲得感源于我市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也是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效體現。如今,海口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城市信用監測排名穩步提升,達到全國同類城市前列。海口城市信用曾連續7個月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中排名前十,取得了顯著進步。
A 企業信用好 辦事效率高
在海口,好的信用就是一把“金鑰匙”,讓守信者收獲“誠信是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以企業信用作擔保,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讓企業在海口發展更加省心。”入駐海口江東新區的海南麓華商旅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汪俊剛說,園區的貼心服務和高效審批,為企業項目建設在流程審批方面節約了大量時間。
“企業或群眾信用好,就可以提高辦件效率;反之,則需按照正常程序,反復核查才能辦理業務。”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在全國首推“紅、橙、藍、黑”信用等級審批服務模式,實現全政務事項辦事主體的全覆蓋式“掃描識別”,進一步加強信用與審批工作融合度,拓寬信用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和范圍。
近年來,海口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使得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生長。圖為海口灣片區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記者 康登淋 攝
截至目前,全市使用省、市一體化平臺的四級政務體系2371個事項100%實現了“信用等級審批制”服務模式,進一步縮短企業、群眾辦事等待時間,讓信用成為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的“加速通行證”。“信用在我市政務服務的場景應用面最全、最廣泛,產生的數據量較大。”海口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自2022年3月起共產生390902個信用數據,其中紅檔145927個,橙檔243716個,藍檔1259個,累計提速85%,環節減少73%。
信用除了加速行政審批,還能助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經營主體更好發展。
“自主知識產權是企業的信用支撐,稱為‘海知貸’,得到眾多高新技術企業歡迎。”海口金控相關負責人蔣偉表示,“海知貸”通過形成“政府+銀行+評估+擔保”四方共擔風險模式,讓企業無需固定資產抵押實現將手頭“知產”轉“資產”。目前,我市已推動首個“海知基金”與“海知貸”投貸聯動試點項目落地,并設立省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海口分站,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平臺便捷投放信用貸款。
8月2日,市民游客在海口騎樓老街休閑逛街。得益于一流的營商環境,海口騎樓老街每天都人流如織,商戶生意紅火。記者 康登淋 攝
作為“海知貸”受益者之一,海南馳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奕忱感慨頗深。“我們在裝配式豎向構件及泡沫砼生產領域,擁有10余項國家專利。通過知識產權轉化成信用,我們已向銀行申請獲得300萬元貸款,幫助企業加快生產。”王奕忱說。
B 營商環境優 經營主體增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也是海口持續發力誠信建設與優化營商環境的方向之一。”海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城市信用已連續7個月在全國36個省會及副省級以上城市中排名前十。成績取得的背后,源于全市各級各部門的精心付出。
“為了讓海口能進入全國第四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我們正逐項對標突破,在融資信用服務情況、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行政管理信息歸集共享、信用門戶網站建設、合同履約等5項指標方面由‘0推進’提升至‘百分百達標’。”海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海口13項基礎指標已全部達標并成功參評,標志著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創建取得實質性進展。
誠信建設持續向好,企業方能紛至沓來。今年上半年,海口新增經營主體63萬戶,同比增長73.23%,占全省84.22%,這一數據就是最好的見證。
日前,通威集團旗下通威股份將其光伏組件全球銷售運營總部、海外投資平臺、供應鏈管理業務等落地海口,為海口產業發展再添動能。“落地海口的過程中,我們除了看好自貿港發展前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海口有關部門的貼心服務。”通威集團副總經理楊德慈表示,海口在服務保障及各項細節落實上,都給予企業實際的幫助,企業將加快在海口的布局,在此開展更多業務。
海口通過信用建設,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讓八方客商愿意來、發展好、留得住。圖為業務繁忙的美蘭區政府服務中心。記者 陳長宇 攝
企業因誠信選擇海口,海口也在加快完善誠信建設。
今年來,海口成功入選央視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城市,“政務服務零跑動改革”創新案例,入選央視《2022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在全國進行重點推介;海口八次榮登中國美好生活城市榜單,其中“政府辦事效率”和“政府服務態度”這兩項滿意度排在36個省會、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中的第一位。
C 下好宣傳棋 誠信根基穩
“弘揚誠信文化共建信用海口”“誠信經營人為本”……在海口的大街小巷或是產業園區,各類誠信宣傳標語已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時刻提醒著人們守信踐諾。
近日,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聯合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桂林洋分局深入園區開展“誠信文化宣傳進園區”宣傳活動,通過宣傳政策法規、分享信用懲戒典型案例等,為企業筑牢“誠信防護網”。
“為保證園區入駐企業誠信經營,切實保障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們倡導企業與園區簽訂《誠信經營承諾書》,承諾在經營活動中,不摻雜使假、以次充好等。”海口江東新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已與企業達成13項誠信倡議,未來還將持續帶動更多企業參與到文明誠信經營中來。
我市已在全國首推“紅、橙、藍、黑”信用等級審批服務模式,拓寬了信用在政務服務領域的應用場景和范圍。圖為8月2日,在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社會事務綜合服務窗口,“信易批”評價器顯示辦事人員的信用評級。記者 康登淋 攝
企業講誠信,全社會受惠。“誠信經營要放在首位,企業才能更好發展。”連日來,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美蘭國際機場分局的執法人員檢查機場餐飲店時,與各經營主體簽訂信用承諾書,引導每家店鋪將誠信建設落實經營全過程。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今年,我市印發《海口市2023年誠信文化宣傳工作方案》,多部門多形式持續開展“誠信建設萬里行”主題宣傳活動,助力海口創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
“我們還組織相關單位參加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預警及信用修復工作培訓,全力提升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水平和信用修復工作質效。”海口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共辦理超過400條信用修復申請,幫助企業修復自身信用,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持續營造優良的營商環境。
記者手記
當好誠信海口建設者守護者
記者 張熙宇
誠信,既是文明城市應有的品質,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當誠信精神融入城市發展的血脈,成為市民的生活態度時,城市的夢想就有了最堅固的基石。
成立“信用社區”、推廣“信用審批”……海口持續深化誠信宣傳教育,不斷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效推進誠信文化建設,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海口的大街小巷或是產業園區,各類誠信宣傳標語都在時刻提醒人們,要守信踐諾。圖為8月2日,位于龍華區解放西路的誠信經營示范街。記者 康登淋 攝
信用城市建設,需多方合力,全面發力。作為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中要講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珍愛自己的信用記錄,不小看一次銀行卡逾期、一次按揭貸款未還、一次水電氣欠費等失信行為。作為商家,則應當誠信經營,保證向消費者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優質商品或服務,不做虛假宣傳,不生產、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作為企業,應遵守市場規則,依法經營、照章納稅,把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起來,將誠信意識深入經營各環節。
誠信是立業之本、興業之道。讓我們弘揚誠信文化,攜手當好誠信海口的建設者、守護者,讓誠信成為海口這座城市的閃亮名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