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熱解讀|如何保障美麗中國建設 總書記給出這套“組合拳”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3-07-20 13:22

    756936a02e9d4fc29f7919e55dbfc16f_2023071921192337170.jpg

    熱解讀 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同時指出要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打好法治、市場、科技、政策“組合拳”。

    建設生態文明,重在建章立制。

    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始終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核心要義的一部分。

    從“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等領域相關法律制修訂”,到“實施最嚴格的地上地下、陸海統籌、區域聯動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再到“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等,總書記始終用系統觀念統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越織越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制定和修改長江保護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我國生態環境立法實現了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

    與此同時,《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綱領性文件相繼出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日趨完善。

    2994d210c4cb99274b262a2be650920e_2023071921193289252.jpg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運用市場手段對生態環境保護進行調節激勵越來越重要。

    2022年1月,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進行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兩手發力,推動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更好結合,建立健全“雙碳”工作激勵約束機制。

    在本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總書記再次提到“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加快構建環保信用監管體系”“規范環境治理市場,促進環保產業和環境服務業健康發展”……為“組合拳”找準市場發力點。

    運用財稅金融工具、搭建市場交易平臺、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創新經濟政策工具……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保工作在健全市場化機制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較好成效。

    7c3ddf28a4d63ceabc9e0bf739d04327_2023071917431119434.jpg

    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總書記多次強調,依靠科技創新破解綠色發展難題。

    2021年4月,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總書記強調,要解決好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科技支撐不足問題,加強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等科技攻關,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

    在本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強科技支撐,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把應對氣候變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為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點領域。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考察時指出,要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800888c7ee7163f6684ecc12664d87d3_2023071917441349395.jpg

    青海察爾汗鹽湖是我國最大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其鈉、鎂、鉀、鋰的儲量均居全國前列。

    如今,科技創新助力青海“四地”建設取得新成效。青海鹽湖產業用科技創新驅動鹽湖資源綜合開發,逐步搭建起從單一鉀肥開發到鹽湖化工、能源化工、有色金屬、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產業耦合發展的循環產業模式。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各領域資源,匯聚各方面力量,打好這套保障體系“組合拳”,美麗中國必將更加可期!

    [來源:央視網 ] [作者:] [編輯:王柳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