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雌性長臂猿(右)為雄猿(左)梳理毛發。 本組圖片均由記者 李天平 攝
日前,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海南長臂猿早起覓食。
“全球長臂猿聯盟成立得益于一項成果,就是基于對于海南長臂猿所開展的案例研究。我們還有其他長臂猿種等待進一步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所以還有更加長的路要走。”7月7日,在海口召開的全球長臂猿聯盟第一次合作伙伴大會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靈長類小猿類專家組副主席、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生物人類學講師蘇珊·切妮說。
她表示,長臂猿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是需要開展國際合作保護的物種,人們應以基于科學、自然的方式保護它們,讓更多當地人特別是青年加入保護工作中。“長臂猿是一種全球分布的物種,保護方案也應該是全球的,這也使得全球長臂猿聯盟成立特別具有重要意義。”
蘇珊·切妮指出,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聯盟很有信心未來可以獲得更多新進展。去年年底,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期間,《全球長臂猿聯盟保護宣言》發布,向世界彰顯了長臂猿保護的理念、目標和計劃。
她說,10月24日已被定為國際長臂猿日,聯盟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加強公眾對于長臂猿的關注,希望有更多野生動物保護機構、研究界、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在科學指導下為長臂猿保護工作采取積極的行動。
她表示,長臂猿保護仍面臨非法盜獵還有疾病健康等問題的挑戰,希望各方基于科學自然的方法尋求解決方案,“未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發現有一些試錯的問題,就需要重新出發。”
蘇珊·切妮希望,在全球長臂猿聯盟這一新平臺框架之下,各方能積極尋求長臂猿保護的解決方案,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只有在社區和更多人支持下,長臂猿保護的力量才會變得更加強大,才能為長臂猿保護找到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方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