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每天一到中午飯點,廈門新圩鎮的農村小路總能看見一個個穿著紅馬甲、騎著電動車的姑娘忙碌的身影。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廈門:文明新風充盈廣袤鄉村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3-05-07 20:43

    ba3240015e56454ec5a7f409ff8f1e91_03_big.jpg

    每天一到中午飯點,廈門新圩鎮的農村小路總能看見一個個穿著紅馬甲、騎著電動車的姑娘忙碌的身影。這26名姑娘來自新圩鎮小毛驢志愿服務隊。她們的任務是讓277位困難老人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近年來,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總動員下,廈門市積極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由表及里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村民們實實在在成為文明創建工作的受益者。如今,走進廈門,文明新風充盈廣袤鄉村:各村鎮婚喪嫁娶從簡操辦;垃圾分類成為新風尚;志愿服務溫暖人心……一個個文明新風撲面而來,讓希望田野上的春風更加和煦。

    做個有文化的鄉村人

    不久前,廈門灌口鎮田頭村迎來了上千名“客人”。這些“客人”是奔著這里的芋頭來的。吃著仙景芋、聽著歌仔戲《芋頭頌》,田頭村吹響了新時代文明鄉風主旋律。

    自稱“仙景芋頭哥”的洪文財樂呵呵地說:“這場面比我們的‘熱鬧日’還要熱鬧。我喜歡這個有文化味的‘節日’。”

    這個日漸興盛的田頭鄉村芋頭豐收節,已經舉辦了三次,風頭早就蓋過了這里的民俗日,漸漸成了當地人“熱鬧”的新方式。

    近年來,廈門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引導農村群眾樹立文明觀念,并積極探索文明鄉風建設的更多有效載體,促進村民素質提升。

    雙嶺村把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作為提升鄉風文明、推進移風易俗的重要抓手,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各類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四年來,雙嶺村家家戶戶都在追“美”。村民們爭先恐后地曬庭院靚照,心里別提有多美。

    陳大爺看到鄰居林大姐家的庭院靚照后,忍不住去拜師學藝,開始用花草農作物裝飾自己的家,為參加下一屆的優美庭院醉愛鄉村評選活動“摩拳擦掌”。

    最美庭院評選、和諧鄰里節、農耕趣味運動會……移風易俗減去了舊俗的繁文縟節,減去了攀比的奢華鋪張,不減的是雙嶺村村民追求有文化的生活的熱情。

    垃圾分類成為新風尚

    “豬吃的是廚余垃圾,豬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賣了能買豬的是可回收物,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在天竺花園小區垃圾分類投放點的墻上張貼著這樣一組漫畫。這組漫畫讓當地的村民來到垃圾投放點可以不假思索地把垃圾準確投放到相應的垃圾桶內。

    走進廈門農村,垃圾已不再是村民們建設美麗家園的“攔路虎”。每天,聽到熟悉的音樂聲后,下陳村村民莊寶智左手一袋廚余垃圾、右手一袋其他垃圾直奔垃圾分類收運車去。

    考慮到農村地區范圍廣、面積大,定點投放不夠便利,廈門在居住密度大、垃圾數量較多的村莊采取定點收集與上門收集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戶分類、村保潔、鎮收集、區轉運、市處理”的城鄉一體垃圾分類模式。

    廈門的垃圾分類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為了不讓農村垃圾分類拖后腿,廈門加大力度為農村垃圾分類創造條件,不斷引導、鼓勵村民轉變思想、改變生活方式,過上垃圾分類帶來的美好生活。

    過坂社區的垃圾分類收運任務略顯得不那么繁重。原來,這里不少居民家中都備了大發酵桶。果皮、菜葉和茶葉渣都往大發酵桶里裝。桶是街道免費贈送的,如何制作環保酵素則是附近菜地老板娘蘇久娟免費教的。蘇久娟還向村民作出承諾,制作酵素后剩下的渣如果不要,可以直接拎到她的菜地。結果她一個也沒等來。村民們發現往自家菜地施過這些發酵后的肥料,菜不僅長勢喜人,而且特別好吃。

    最近,村民陳藝惠垃圾分類的熱情有增無減。自從收到一農社區頒發給她的垃圾分類表揚信后,陳藝惠特別自豪,還讓孩子把這個故事寫進作文里。用紅紙打印的表揚信,特別喜慶,上面還蓋著社區居委會的公章,讓表揚信更有價值、更有意義。這個“金點子”是一農社區居委會垃圾分類指導員葉秋耳想出來的。為了激勵大家再進一步支持和落實垃圾分類工作,表揚信正不斷從葉秋耳手中送出。

    我為人人成為自覺

    2018年,從一趟翻越千米海拔的“愛心登高”開始,同安區好宜升志愿服務隊開展的“高山上的閱讀”志愿服務項目,成了一場沒有終點的愛心接力。

    他們當中有大學生志愿者、公益講師、愛心單位,足跡遍布蓮花鎮、汀溪鎮多個鄉村,舉辦近200場形式多樣的活動,累計服務學生家長近5000人次。該項目還獲得了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銅獎。

    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成立之初只有7名成員,現在有2000余名志愿者。近年來,廈門農村各種類型的志愿服務團隊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來。這得益于廈門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有針對性地進行孵化培育,組建類型多樣的志愿者隊伍,打造高質量的志愿服務項目,精準對接群眾需求,以品牌項目匯聚力量、凝聚群眾。

    不久前,田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們當起了蔬菜義賣的“掌柜”。這個實踐站培育的愛心農場產出的果蔬可謂渾身充滿了愛。農產品由村中農耕達人帶領親子志愿者家庭栽種,其他志愿者進行日常維護,義賣后的資金用于幫扶村中困難群體,完成一場愛與正能量的良性循環。

    當有人需要幫助時,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就會變得更美好。這個理念,正在廈門農村開花結果,越來越多的人開啟了有時間就做志愿者的生活模式。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馬躍華] [編輯:王柳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