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記者來到白龍街道朝霞路附近走訪,經過朝陽橫街拐角,才注意到隱藏在居民區內的廢品回收站。站點外部沒有明顯標識,距離居民樓棟和幼兒園不足十米,門口停放了一輛用作搬運物料的叉車,周邊未看到轉運車進出。由于小雨不斷,站點已停止作業。
經了解,該廢品回收站主要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回收、橡膠制品、塑料制品銷售等,擁有營業執照,屬個體戶經營,注冊成立不足一年,規模小、從業人員少。
針對市民投訴,站點負責人陳先生表示,他租賃此處鋪面改造成廢品回收站進行經營,站點僅購置一臺叉車,無其它大型器械,無法配備減噪設備。陳先生表示,叉車作業是站點的主要噪音來源。長期以來,附近不少居民和幼兒園教師曾向其反映作業噪音影響人們生活作息問題,回收站也進行整改,但效果有限。
叉車作業存在較大噪音。史子楊 攝
當天,記者將情況反映至白龍街道辦,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工作人員前往廢品回收站查看整改情況并進行現場指導。陳先生表示接受處理意見,并主動承諾今后不再使用叉車作業,每日12時至15時期間不再進行施工;在站點內設置噪音分貝檢測儀器,施工作業按照法定噪音標準執行,如有噪音過大現象,依照儀器顯示自覺整改。
記者了解到,針對該廢品回收站叉車噪音擾民的問題,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應急局等相關部門于本月初協調赴現場調查,并對廢品處理站遷址的可能性提出初步意見。目前,白龍街道已要求站點制定好作業計劃,嚴格管控垃圾裝運時間,禁止夜晚超時作業,并督促垃圾處理站采取適當防噪減噪方法,確保工棚作業噪音不再超標,避免擾民。另外,嚴禁作業場地、休息室合并同一場所,禁止人員生活居住,避免火災風險。
據白龍街道綜合行政執法中隊隊長史克思介紹,對于整改的廢品處理站施工噪聲擾民問題,街道下一步將加強全時段監管,加大巡查力度,聯動相關部門定時上門檢查指導,督促廢品處理站負責人合理合規經營,還周邊市民、幼兒一個安靜安全的生活環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