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疾病患者補充電解質需慎重
《提示》對幾種需要補充電解質的情況進行了總結。在長時間或高強度身體活動、或高溫環境作業時,機體主要通過大量排汗散熱來調節體溫,隨著汗液的大量蒸發會出現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需要水分的補充,還需要電解質的補充。高溫環境下還需要及時脫離高溫環境進行物理降溫。如果單純補充大量水分而沒有補充電解質,可能會出現電解質紊亂,嚴重時甚至引起水中毒,危及生命。研究表明,在長時間運動的前、中、后通過適量飲用電解質水等方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以改善人體的水合狀態及維持電解質平衡,有助于運動表現的提高及疲勞的恢復。
在持續發熱或高熱時,可能會因為大量排汗而造成電解質紊亂,常見的是低鈉、低鉀、低鈣。在此情況下,應在醫生指導下或根據身體狀況適當補充電解質。
對于孕婦群體來說,在孕早期會出現惡心、嘔吐等早孕反應,如果出現嚴重的嘔吐,甚至不能正常飲食,會引起鉀、鈉等無機鹽攝入過少,從而導致電解質紊亂。有研究發現,對于分娩過程中的產婦,適當攝入能量電解質液體,能夠降低孕婦酮癥發生情況和嘔吐發生率。孕期如出現劇烈孕吐、不能進食等情況,應及時就醫,并在專業人員的評估和指導下補充電解質。
飲酒后發生的嘔吐,會使人體流失電解質,會加重酒精對心肌功能的影響。酗酒也可能間接引起腎臟疾病及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
腹瀉時會丟失較多的水分以及電解質,有可能會出現脫水并伴隨電解質紊亂,所以需要適當地補充電解質。腹瀉比較嚴重可能會出現低鈉血癥、高氯血癥、低鈣血癥和低鉀血癥等情況,應及時就診。因此,腹瀉患者不僅要針對病因治療,還要注意保持電解質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疾病情況下,補充電解質需慎重。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內分泌疾病等相關疾病情況下,患者可能會因身體機能受損發生電解質紊亂。對于上述疾病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評估和指導下合理糾正電解質紊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