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龍華區“一中心兩館”文化服務豐富又“對味”
家門口的“詩和遠方”為幸福加碼
10月12日上午,以白色和綠色為主基調的龍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區文化館、區圖書館(一中心兩館)里靜謐溫馨,只有時而傳來“沙沙”的翻書聲,讓勞累的身心得以休憩。抬頭看向窗外,金秋的海口,天空湛藍明凈,微風拂過,椰子樹舒展著碧綠的枝條。
自2020年建成開放以來,龍華區“一中心兩館”深入了解群眾需求,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讓更多的基層人民群眾享受到新時代文化成果。
10月11日,市民在龍華區文化館圖書閱覽室里讀書充電。 記者 康登淋 攝
場館免費開放服務內容多
“這里工作或學習的氛圍都很好,還有許多免費培訓活動。”市民周茵是龍華區圖書館的常客,當天她剛好休假,來到這里,挑一本書、找個靠窗的沙發,享受獨處的時光。很多時候,她還會參與這里舉辦的公益培訓班或者是舞蹈課,或是在健身房里揮灑汗水。
閱覽室內人們徜徉書海,舞蹈排演廳內舞者翩翩起舞,海南椰雕展廳藝術愛好者云集,青少年安全科普教育沉浸式體驗空間寓教于樂……如今,在龍華區“一中心兩館”,越來越多的市民在家門口欣喜地感受到“詩和遠方”。
62歲的文化愛好者嚴文娟是龍華區文化館的“鐵桿粉絲”,在她的印象中,過去公共文化服務少內容、缺質量,如今選擇多、內容新。“以前只是吹拉彈唱、琴棋書畫,現在我也像年輕人一樣,來這里跳跳舞、看看展,欣賞高雅藝術。”嚴阿姨樂呵呵地說,有時候她還會陪著孫子過來學陶藝,“在這里,各個年齡段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可以說我們一家都是龍華區文化館的‘粉絲’。”
“‘一中心兩館’啟用后,常態化開展了演出、展覽、講座、影視、健身、閱讀、培訓等多個類型的免費開放服務內容。”龍華區文化館館長樊萍帶領記者參觀該館,24小時智慧書屋、少兒童話書堡、圖書閱覽區、健身房、非遺展廳一一在眼前呈現。
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徑
樊萍介紹,“一中心兩館”和志愿者服務站、婦女兒童之家、“候鳥”人才工作站、大社區服務中心聯動互通,是該區推進群眾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舉措,有效促進轄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為市民游客提供更豐富的精神食糧。
在樊萍眼中,相比于過去,如今群眾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更加多樣化、審美也在提升。“群眾正在從文化建設的受益者變為參與者、展示者,這也讓我們不斷積極探索文化惠民新路徑。”樊萍說,該館以“訂單式”文化服務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精心打磨館內的活動,以最大力度落實黨和政府的文化惠民政策。
在龍華區圖書室內,記者注意到現場設有黨史學習教育區域,一排排黨史教育圖書和“充電”的讀者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立足場館陣地優勢,我們還打造了閱讀分享會、紅色電影賞析、‘永遠跟黨走’系列惠民演出等活動,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黨史觀。”樊萍說。
據統計,開館以來,龍華區“一中心兩館”已舉辦1000余場次活動,接待入館群眾122萬余人次。目前,龍華區“一中心兩館”常態化開展40個免費開放服務項目,滾動開設70余個公益文化惠民培訓班,實時在培學員3000余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