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一群黑翅長腳鷸在前面的淺水濕地里覓食。”10月4日,在海口夏塘濕地保護小區參加“全民觀鳥節”的小朋友們,聚集在單筒望遠鏡旁,一個一個湊身向前觀賞。只見有鳥界“超模”之稱的黑翅長腳鷸,邁著又細又長的腿在水中行走,身姿優美宛若少女,在藍天白云下別有一番意境。
用鏡頭觀察記錄飛鳥
十月尋秋意,去大自然中觀鳥也不失一種方式。10月4日,由阿拉善SEE自貿島項目中心、海南觀鳥會、松鼠學堂、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聯合組織的“全民觀鳥節”海口站活動在夏塘濕地保護小區舉行,來自全市約70名觀鳥愛好者走出家門,進入自然,拿起望遠鏡觀察和記錄下濕地中的飛鳥。
10月4日,在海口東寨港夏塘濕地內,參加“全民觀鳥節”的市民游客在觀鳥。 石中華 攝
當天上午10時,參與活動的市民穿好雨靴、帶著相機和望遠鏡來到夏塘濕地,沿著泥濘小路走進樹林,不出百步眼前便豁然開朗,開闊的大片水塘和遠處的綠樹相映,不時有白鷺掠過其間。水中的木樁上,站立著一只只小小的灰背鳥,那是剛剛遷徙而來的須浮鷗;岸邊紅色長腳黑色翅膀的是長腳鷸,水中浮游的黃嘴黑腦門兒的是鸊鷉……在自然導師的指引下,大家通過望遠鏡和相機觀察著鳥兒,并通過微信小程序做觀鳥筆記。
“黑翅長腳鷸有13只。”觀鳥愛好者周奕嘉透過望遠鏡數著鳥兒數量,隨后在小程序中認真記錄并上傳數據。今年12歲的他已經有4年觀鳥史,累計觀察過227種鳥,走遍了海南大大小小的濕地,他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觀察并記錄到更多鳥兒,為生態保護貢獻自己的力量。
帶熱濕地周邊旅游
夏塘濕地是海南越冬水鳥種類和數量密度較高的區域,目前已記錄到鳥類127種,其中候鳥86種,共有85種鳥類被列入不同的珍稀鳥類保護名錄,是海南有名的觀鳥打卡地。
觀鳥熱潮也帶熱了濕地周邊旅游。夏塘村村民王家道告訴記者,國慶假期來到夏塘濕地觀鳥的游客大大增加,附近的酒店、民宿甚至供不應求。10月4日這天,距離夏塘濕地不到2公里的連理枝漁家樂顧客滿堂。“國慶假期上客率最高可以達到90%”,連理枝漁家樂運營總監趙娜介紹。
“全民觀鳥節”是由SEE基金會、騰訊基金會聯合發起的一項科學活動。“海南為候鳥提供了寶貴的棲息地,我們希望通過家長和孩子共同觀察候鳥,培養自然保護意識,未來參與到保護海南濕地和生態的行動中來。”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項目主任蔡挺告訴記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