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建成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村120個
記者從海口市園林環衛局獲悉,截至目前,海口已建成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村120個,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經驗做法。并通過這些“樣板”,做到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目前,全市按照“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日產日清、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定期收運”的原則,探索推廣農村廚余垃圾就地堆肥或者生產沼氣等減量處置;有害垃圾定期收運至暫存點專項回收集中處理,其他垃圾由環衛一體化企業收運至焚燒發電廠處理,可回收物則進行回收利用。
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方面,海口完善分類收運體系,嚴格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每個村莊合理配備保潔員和保潔設備,切實做到“日產日清”。目前,海口市19個鎮2個居住小區的生活垃圾清掃、保潔、收集、運輸、處置等工作,全部以企業PPP環衛一體化模式管理,全面推向市場化,政府通過日常的檢查監督,強化對農村垃圾的清掃、保潔、收集、運輸、處置,確保農村垃圾日產日清,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村人居環境問題。
海口市作為全國首批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2020年10月1日起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扎實推進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民參與氛圍日益濃厚,全程分類體系完整配套,資源化回收利用率不斷提升,分類實效明顯呈現。
目前在海口市建城區4228個居住小區和公共機構中,已配備分類垃圾桶4026個,覆蓋率為95.23%,分類投放設施基本到位。同時,借鑒其他城市先進經驗,按照”居住小區原則上每300—500戶設置一個定時投放垃圾亭,并根據小區規模和居住人員數量建設1—2個垃圾分類收集屋“的原則,大力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屋(亭)建設。顏春嶺生活垃圾填埋場正式關停,海口全面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現有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200噸/日,通過延長運行時間日處理能力可達400噸/日,目前正在推進餐廚垃圾及糞便無害化處理擴建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