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小巷內至今保存了鄭存禮故居、王國憲故居、鐘芳井、達士巷古道、古廟群落等文物遺跡,被譽為“海南明清第一巷”。海口府城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藏于其間的城中巷道——達士巷,盡覽歲月,見證海南的繁華與變遷。達士巷古道鐘芳井旁的巷道便是府城唯一一條保留下來的明清古石板路,這是府城唯一保留下來的明清青石板路,路面用雕琢工整的長方形石塊橫直鋪設,經(jīng)過上百年歲月的打磨,已經(jīng)光亮可鑒,每一塊都留下在此居住的達士名賢和居民的履痕和足印,見證了達士巷的繁榮景象和幾百年來的生活變遷。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創(chuàng)>

    游瓊山|達士巷:明清古巷 韻味猶存[組圖]

    海口網(wǎng)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21-11-12 15:15

    在海口,府城素有“七井八巷十三街”之稱,漫步在府城古街上,仿佛坐上時光機,回到了那個年代,聽人們訴說古城故事。行走在一條條小巷中,看似陳舊的古民居與老巷,卻隱藏著珍貴的歷史遺跡,充滿了濃厚的文化氣息。

    明清古巷文化底蘊猶存

    府城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藏于其間的城中巷道——達士巷,見證海南的繁華與變遷。達士巷位于府城西門外,東起馬鞍街,西至朱云路,全長約215米,寬約2.8米,因明清以來大量達官紳士出自這里而得名。

    達士巷。陳德文 攝

    保存多座文物遺跡 被譽為“海南明清第一巷”

    達士巷始建于明末清初,當時達官貴人選擇在這里置宅地、建宗祠,明代進士鄭庭鵠,嶺海巨儒鐘芳,清代進士吳典、晚清民國著名學者王國憲等都出自這條小巷。小巷內至今保存了鄭存禮故居、王國憲故居、鐘芳井、達士巷古道、古廟群落等文物遺跡,被譽為“海南明清第一巷”。

    “達士巷”古樸的牌坊。陳德文 攝

    在朱云路西入口,瓊山區(qū)第二小學對面,矗立著一座古樸的牌坊,此處正是達士巷的一側入口。牌坊上方寫著“達士巷”3個字,左右兩邊分別書寫對聯(lián):小巷不在深,此地有二皇三圣四姓賢士;大道何須遠,讀書乃百世千門一脈宗風。牌坊的背面的對聯(lián)則寫著:達賢業(yè)績留名巷,士氣新風耀古城。這幾副對聯(lián)概括了達士巷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鄭存禮故居

    走進達士巷,巷子兩邊是林立的商鋪和高層建筑,臨街外墻面采用復古墻磚、街燈裝飾,古巷韻味十足,又富有時代風貌。進入巷子大約50米,左側一座低矮的瓦片民宅格外顯眼,門外有兩個石牌,刻著“鄭存禮故居”。故居占地3400平米,是達士巷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環(huán)顧這被現(xiàn)代建筑包圍的古老庭院,滴水瓦當?shù)窕ň溃蠹t燈籠高高掛,院內有居民走動,或悠閑、或忙碌,溫馨、和睦的氛圍彌漫在這清幽的宅院里。

    海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鄭存禮故居。陳德文 攝

    鐘芳井

    沿著青石板路繼續(xù)前行,在分岔路口處向左拐,一口海口百年古井便出現(xiàn)在眼前,這就是鐘芳井。鐘芳井因紀念明代“嶺南巨儒”鐘芳而得名。鐘芳世居瓊山,生于崖州,明正德三年(1508年)殿試賜二甲進士第三名,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南京兵部侍郎等,嘉靖十三年(1534年)辭官還鄉(xiāng),遷居于府城達士巷。鐘芳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為官清廉,被認為是上接丘浚下啟海瑞的“南溟奇才”。

    百年老井——鐘芳井。陳德文 攝

    鐘芳井深9.6米,井圈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井沿被井繩磨出75條槽溝,見證了歲月的痕跡。

    井旁立一塊石碑,上書:康惠泉龍神位,有人認為這是古井的神靈,所以此井又名康惠泉龍井。據(jù)記載,明清以來,達士巷人才輩出,文風鼎盛,邑人認為這與井有關:此井之水,有滌煩邪,助文思之功,故周圍百姓倍加珍惜并加以保護。

    達士巷古道

    鐘芳井旁的巷道便是府城唯一一條保留下來的明清古石板路,路面用雕琢工整的長方形石塊橫直鋪設,經(jīng)過上百年歲月的打磨,已經(jīng)光亮可鑒,每一塊都留下在此居住的達士名賢和居民的履痕和足印,見證了達士巷的繁榮景象和幾百年來的生活變遷。

    古樸的達士巷古道。陳德文 攝

    馬皇康皇廟

    在古道北側近達士巷東入口,一座紅墻院中是馬皇康皇廟,大門兩邊雕有色彩鮮艷的麒麟像,廟門上刻有“馬皇功德垂寰宇,康帝神恩保億民”。據(jù)當?shù)厝私榻B,這里奉祀著兩位神靈,一位是馬皇,一位是康皇。馬皇是民間供奉馬的保護神,康皇廟是紀念宋朝抗金人而戰(zhàn)死疆場的忠臣康保裔。廟宇院內古木參天,設有戲臺,廟前廣場為居民休閑、娛樂、聊天之所。每逢祭祀,廟里香燭繚繞、祭拜祈福活動熱鬧非凡。

    大門兩側神靈威風凜凜。陳德文 攝

    廟宇院內古木參天,設有戲臺,為居民休閑、聊天之所。陳德文 攝

    近年來,隨著政府的重視,達士巷得到有效修繕和改造,古建筑獲得了新生,歷史人物也沒有被遺忘,名人故居、古道、廟宇古井在修繕中都盡可能保持原貌,讓沉睡多年的古巷煥發(fā)勃勃生機,重現(xiàn)“明清第一巷”歷史魅力。(文/圖:陳德文)



    [來源:海口網(wǎng)] [作者:陳德文] [編輯:陳麗珠]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wǎng)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jié)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fā)現(xiàn)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wǎng)版權所有 未經(jīng)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wǎng)絡內容從業(yè)人員違法違規(guī)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wǎng)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舉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