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區海玻市場,垃圾轉運車將已裝滿的垃圾集裝箱運走。 陳長宇/圖
垃圾發電點亮萬家燈火
在居民生活垃圾中,其他垃圾是占比高、數量較多的種類。實行垃圾分類,其他垃圾不僅可以減量化,而且處置的難度會降低,實施的效果也會更好。
在源頭分類后,其他垃圾就會通過轉運站運送到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理。日前,記者走進中電國際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了解其他垃圾“浴火重生”全過程。
當垃圾像一座山一樣“躺”在自己腳下,會是一種什么感受?當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燃料控制室,隔著厚厚的玻璃,看著腳下垃圾池中數以萬噸的垃圾時,震驚不已。
據中電國際新能源海南有限公司發電部副經理莫紅星介紹,從各地運來的大量其他垃圾由于水分含量高,需要根據季節與溫度進行5至7天的發酵,從而將垃圾中的水分瀝出,然后再進爐焚燒。
“這個垃圾池大約可儲存1.4萬噸垃圾,垃圾分區堆放發酵,發酵完畢后通過抓斗抓入爐膛投料口。”莫紅星告訴記者,整個垃圾池內都是負壓狀態,保證臭氣不會外散。
垃圾吊將發酵充分的垃圾送入料斗,在推料器的作用下,垃圾連續不斷地輸送到焚燒爐內焚燒。據了解,該爐排爐膛內設計溫度高達1000℃以上,保證煙氣在高于850℃環境下停留不少于2秒,將二噁英等有害物質高溫分解,從而實現無害化排放。而燃燒后的爐渣,會被運至廠外制作成環保磚。
“焚燒產生的熱量由余熱鍋爐轉化為蒸汽,蒸汽通過汽輪機發電機組轉換為電能。廠里生產的電能除一小部分自用外,其余均輸送至供電局供給用戶使用。”莫紅星告訴記者,1噸垃圾大約能產生400度電。目前,公司日處理垃圾能力為2400噸,每天大概能發電100萬度。
垃圾焚燒是一種傳統的垃圾處理方法,簡單的露天焚燒,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污染大氣和土壤。而在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海口的垃圾焚燒技術獲得了新生,使得垃圾“變廢為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