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10日消息(見習記者李佳佳)10月10日是第28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海口市人民醫院開展“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為主題的義診活動。該院臨床心理科主醫生王美秀表示,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越來越年輕化,家長和老師要多重視孩子的心理問題。
活動現場,醫護人員向市民發放精神疾病相關科普資料,并耐心解答市民咨詢的問題。今年17歲的小羅患有雙向情感障礙,是抑郁與躁狂并存的一種心理問題。“之前有出現幻覺的癥狀,經常焦慮、想自殺,很感謝醫生這段時間的治療,目前情況有大幅度好轉。”小羅說。
該院臨床心理科主治醫師林明栓介紹,精神疾病是一種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一般在自身的思維意識、情緒心理以及行為表現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常見的精神疾病有400種,嚴重的精神障礙包括精神分裂癥、偏執性精神病等,常見的焦慮性障礙、睡眠障礙等都屬于精神障礙的范疇。在各種精神疾病中,抑郁癥和焦慮癥相對普遍。
“當自己或身邊的人出現失眠、焦慮、悲觀,有自殺的想法,性格短時間內顯著改變等癥狀時,要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林明栓說,很多人對于精神疾病缺乏正確認識,沒法及時判斷精神疾病的征兆或是對精神疾病的恐懼心理,諱忌就醫,沒有在完全發展成疾病時進行治療, 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該院臨床心理科主醫生王美秀介紹,近年來,精神疾病發病率越來越年輕化,醫院接診的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青少年患者逐漸增多,很多孩子在面臨家庭關系、學習壓力或人際關系時,出現了問題。而一些家長和老師對于精神健康缺乏科學認識,對孩子的心理問題不理解,認為孩子“想多了”。王美秀表示,家長和老師要多和孩子溝通,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孩子提出想看看心理醫生,家長或者老師應該引起重視,不要不以為然。
王美秀建議,大家要學會排解生活、工作等帶來的壓力,多鍛煉身體,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精神疾病并非不治之癥,如果被確診患有精神疾病,要積極接受治療,全程不間斷按時按量服藥,以達到最好治療效果。生活中,如果身邊有人是精神疾病患者,要多關心、不歧視,幫助他們回歸家庭和社會。
?
?
相關鏈接:
海南一女子扔垃圾桶驅趕旅客喊“火車站是我家的” 疑患精神病被送醫
網傳海口一人販子搶奪兒童?警方:不是人販子是精神病人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