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資本市場高速發展
韓國著名經濟新聞網站NEWSPIM則撰文指出,七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高速發展。現在中國的銀行業資產規模已排名世界第一,其證券和債券市場規模排名世界第二。
早在2017年,外媒就關注到,中國的銀行系統已經超越歐元區,成為世界上資產額最大的銀行系統。2019年,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規模達到了281.58萬億元,繼續穩居世界第一。而在新中國成立之時,也就是1949年,中國存款余額僅為1.49億元。
證券市場方面,1990年開辦之初,中國證券市場市值總額只有23億8200萬元人民幣,而到了2019年9月30日,市值已達55萬億,僅次于美國。此外, 中國A股營收超百億元公司在2018年已達到590家,而在1999年,這一數字不到十家。兩相比較,就知道中國的增長速度有多么的驚人。
報道稱,在過去七十年間,中國實現了世界上史無前例的經濟、科技、文化領域的飛速發展。
外媒:經濟騰飛助力中國尖端科技發展
韓國《世界日報》評論稱,以飛速的經濟增長為基礎,中國力量不斷壯大,尖端技術領域持續加大投資,在宇宙研發、遠洋堪探、超級計算機等各個領域,都漸居首位。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則評論稱,在這70年里,中國已壯大為全世界——尤其是東南亞諸國——的重要貿易伙伴。東盟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在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已超過15%。
張茉楠專家:中國經濟體量對世界經濟發展貢獻巨大,中國的開放發展道路給世界發展提供成功經驗,中國的大市場和深度開放格局給世界帶來機遇,中國全球影響力與日俱增,外媒高度關注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全球第一
1961年至197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為1.1%;1979年至2012年,年均貢獻率升至15.9%,僅次于美國;2013年至2018年,年均貢獻率升至28.1%,居世界第一。
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感慨,如果沒有中國經濟長期快速增長,世界經濟的規模和發展水平或許不會達到現在這樣。
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斯瓦蘭·辛格認為,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致力于與中國一道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
?
?
相關鏈接:
?國際金融協會:中國將繼續驅動新興市場資本流入
母基金將為中國科技創新提供長期資本
從積極融入走向參與引領 中國為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智慧
中國經濟穩健運行有基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