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汽柴油國Ⅵ時代、推動國六標準輕型汽車上路,結合實際多措并施,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排放。
出臺《海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聚焦整治農村垃圾、農村污水、村容村貌等問題,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將禁塑工作作為首批12個先導性項目之一加以推動,頒布實施“禁塑令”,明確到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具。
成立省生態環境6大專項整治聯合指揮部,握指成拳,形成攻堅合力,持續深化6大專項整治行動,著力解決破壞生態和環境污染突出矛盾。
組建省生態環境廳,整合過去分散化、碎片化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加強管理職權,建立起大環保管理體制。
……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海南經濟特區成立31年來,海南堅持銳意改革,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87年,海南地區生產總值僅為57.2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不到3億元。到2018年,海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32.05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853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73.98億元?,F代服務業、熱帶農業等“12大產業”迅速成長,交通、電力、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日趨完備。
經過70年不懈努力,海南已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
變,海南日新月異;不變,海南永葆生態本色。
生態保護有“規矩”
烈日下,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紅樹林更加綠意盎然,置身其中,鳥兒歡快地叫著,魚兒愉快地暢游。
上世紀90年代,伴隨著開發熱潮,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周邊居民大興圍塘養殖,有些居民甚至在紅樹林周邊圈地養豬,豬糞直接排入紅樹林保護區內,導致周邊水體高度富營養化,破壞生態系統使團水虱瘋狂繁殖,紅樹大量死亡。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程師馮爾輝告訴記者,2013年,東寨港保護區啟動退塘還林工程,通過多種方式使1800余畝紅樹林修復成功,再煥生機。今年3月,東寨港保護區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開工,計劃退塘169.02公頃,種植紅樹林130公頃,建設濕地生態特征變化預警智能平臺等。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保護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也是海南生態環境保護的縮影。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與海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焙D鲜∥瘯泟①n貴說。
海南生態環境保護有自己的“規矩”。作為中國最大自貿區,海南嚴守生態底線和紅線,按照全省一盤棋的思路,在“多規合一”改革中為海南整體發展繪制了一張藍圖。其中,生態保護紅線是最早劃定的,成為保障和維護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
同時,海南啟動區域空間生態環境評價暨“三線一單”編制工作。“三線一單”指的是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叭€一單”抓住管控這一核心,通過“劃框子”“定規則”,把生態環境保護的規矩立在前面。
按計劃,海南到2019年底前,要編制形成覆蓋全省和省轄海域的“三線一單”,形成落實到生態環境分區環境管控單元的管控要求,劃定并嚴守“三線一單”,是為了在發展中算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不斷擦亮海南綠色發展的生態“底色”。
“綠色指揮棒”奏響新樂章
對所有新上項目,要堅持從快審批和嚴守底線相結合,如果突破了生態底線,即使能帶來再多稅收、再多GDP,也堅決不上……
綠色,是發展的風向標。保護生態環境,海南很“無情”。翻閱海南建設項目環境審批檔案,可以發現,因不符合產業環保政策而被“一票否決”的項目不在少數。
目前,海南全省上下對待生態環境保護的態度高度一致,一方面由于海南在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無情”,另一方面得益于海南在生態文明機制體制創新上不斷嘗試。
2018年,海南調整考核“指揮棒”,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考核權重,取消12個生態敏感市縣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考核,把生態環保列為一票否決事項,從考核制度設計上把生態放在首位,徹底扭轉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政績導向,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2018年9月,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級黨政機構改革。在生態環保方面,組建海南省生態環境廳,整合分散化、碎片化的生態環境保護職能,加強管理職權,建立大環保管理體制,提升生態環境監管、生態文明建設、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
沒有制度保障,綠色發展理念就是空中樓閣。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海南健全環境保護法規制度體系。海南在推動出臺《海南省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海南省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海南省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等法規規章的基礎上,持續不斷推動環境保護地方立法,完善全省環境保護法規制度體系。
生態效益“紅利”滾滾
“生態環境只能變好、不能變差。”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1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支持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海南從一個邊陲海島建設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梢哉f,“綠色”就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海南最亮眼的底色。
8月底的海南,正值酷暑,天氣濕熱,緊鄰省會城市海口的澄邁縣海南生態軟件園內迎來一批又一批考察團。行走在園區內,草木蔥郁,鳥語花香,水清魚躍,一棟棟造型優美的寫字樓掩映其中,讓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在這片不到3000畝的土地上,匯聚了3600多家互聯網企業,每日創造稅收逾550萬元,騰訊、百度、華為等重磅企業悉數入駐。
這個偏居祖國南隅的小縣城取得這樣傲人的成績,靠的就是良好的生態環境?!罢腺Y源、創造優勢、無中生有,我們創造的需求就是極致打造的自然生態和產業生態,讓企業相信在海南也可以干事。”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2018年,中央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吧鷳B飯碗”再度給海南跨越發展帶來新機遇。
59個國家人員入境旅游免簽、海南自由貿易賬戶等一系列開放政策加速落地。首家境外知名旅游集團入駐、首個區塊鏈試驗區授牌、首家外商股權投資企業成立、首個多功能海外離岸孵化器設立……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將目光投向海南,海南開放型經濟活力迸發。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南外商投資大幅增長,新設外資項目163個,同比增長2.54倍,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3.6倍。入境過夜游客人數增長19.3%,國際旅游收入增長27.6%。
同時,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以來,海南著力推動12個重點產業、12個先導項目、“五網”基礎設施、六類產業園區、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全域旅游等重點工作的成果落地,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截至今年5月,海南已經推進4批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項目的集中開工和簽約,累計458個項目開工,總投資2113億元,簽約233個項目,總投資3023億元。
海南省發改委主任符宣朝表示,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迸發出來的新活力,眾多高質量項目,加上包括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政策和體系的支撐,都讓海南有信心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發展。
可以說,海南的發展史就是一部開放史,70年來,海南的開放每前進一步,海南的發展就前進一步。在改革開放、銳意進取的背后,海南人民始終繃緊生態環境保護這根弦,這是海南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長跑。站在新起點上的海南,正進入更有底氣、更有條件走綠色發展之路的新階段。
?
相關鏈接:
養護水草凈化水體 海南東方羅帶河生態修復顯成效[圖]·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