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防早、滅小”“3分鐘到場”撲救初起火災
微型消防站,筑起居民安全“第一墻”
頭盔、消防衣、手套和面罩等消防裝備一應俱全,水帶、水槍和滅火毯等消防器材擺放有序……7月11日,龍華區大同路華能大廈一樓的微型消防站,干凈透明的玻璃柜里,整齊劃一的消防器材物品不時吸引路過群眾的關注。
為提高員工的消防安全意識,增強應對火災的自救能力,多家單位會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消防演練。記者蘇弼坤 通訊員史玉亭 攝
消防安全,關系千家萬戶。生活中,社區和商場、大廈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微型消防站可能不起眼到容易讓人忽視它們的存在,但是一旦消防站點附近需要救援,它在第一時間就能投入使用,發揮作用。那么,什么是微型消防站、目前海口有多少微型消防站、一個占地不過幾平方米的微型消防站能起到什么作用?連日來,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實地探訪。
記者 龍易強
通訊員 楊宇鑫
升級版志愿消防隊伍
“微型消防站是志愿消防隊伍的升級版。”日前,海口市消防支隊監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微型消防站是以救早、滅小和“三分鐘到場”撲救初起火災為目標,依托社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自有安防力量建成的志愿隊性質的消防管理組織,其主要任務是負責轄區、單位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宣傳培訓教育及初起火災撲救,是社會最末端的火災防控力量。
所有與消防相關的檔案材料全部有序規整到微型消防站的檔案柜中,方便必要時查閱。
通過智慧安全管控平臺,工作人員可以隨時查看消防設施的使用和維護情況,確保消防設施能夠正常使用。
微型消防站一般場地不大,配備站長、副站長、消防員、駕駛員、保安員等人員,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水槍、水帶等滅火器材,以及外線電話、手持對講機等通信器材,并選配消防頭盔、滅火防護服、防護靴、破拆工具等器材,集防火、滅火等多種功能為一體,堪稱小型消防隊。
“根據火災發生的規律,前三分鐘是火災的初期階段,是滅火最有利的時機,一旦錯過,就可能會造成火勢蔓延,導致滅火時間加長,損失也會相應增大。”龍華區消防大隊轄區防火參謀告訴記者,社區或重點消防單位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微型消防站可以在第一時間集結本單位消防力量進行初期火災的撲救,為專業消防隊到達創造有利條件,對火災的撲救、降低損失是很有幫助。目前,大同街道片區84家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基本上已經配齊配全微型消防站。
走訪中記者看到,23層高的華能大廈,微型消防站設在一樓電梯口附近,距離大廈一樓物業值班室僅有10多米。龍華區消防大隊轄區防火參謀介紹,“打早、滅小”是火災發生后的最佳處置方法,微型消防站一般是設在經常有人值班的地方,具備地理距離近、機動靈活的優勢,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執勤工作人員可迅速集結,以確保達到“三分鐘到場”的要求。目前,在火情發現早的情況下,有些單位基本上可以依靠本單位的消防隊伍滅火。
居民身邊第一道“防火墻”
趕赴現場、穿戴裝備,鋪設水帶……7月13日,友誼陽光城物業管理處在6A層進行了一次消防器材使用演練。反應迅速、器材使用標準、動作帥氣干練的保安消防隊員們,引起了正在這里用餐的人們觀望、拍照。
在龍華區中山街道居仁坊社區的微型消防站內,每天有專人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和清點。
“安全生產容不得半點馬虎,特別是作為高層商業綜合體更要堅決守住安全生產底線,扎實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對商戶和消費者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友誼陽光城總經理助理岱傳芳表示,海口市消防支隊的支持與指導下,商城建有獨立的消防微型站,配有專門的消防滅火隊及專業的消防摩托車等消防設施。每天上下班檢查各個樓層的消防設施、每周進行消防理論知識培訓、每月消防器材實地演練和每季度對商場員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大培訓,這些已經成為友誼陽光城普及消防知識的常態化方式。記者看到,該商城的現場實時巡檢記錄電子顯示器屏幕上,實時記錄著消防器材和通道的檢查情況,智能化消防在這里正慢慢形成。
友誼陽光城配備了專門的消防設施并有專人負責,確保意外發生時在最短的時間內予以處置。
除了高樓大廈、商業綜合體外,微型消防站正在走入海口居民社區中,與每一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龍華區居仁坊社區的微型消防站建在社區居委會入口處的值班室里,雖然只有小小一間設備房,但消防站內配備有水槍、水帶、滅火器等消防器材,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個看似非常“迷你”的消防站,將是火災發生時最早到場的滅火力量,為居民群眾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火墻”。
消防知識很重要,消防器材更是保障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第一墻”。對此,市民吳蓮丁感同身受。吳蓮丁的“居仁餐飲店”就位于龍華區居仁坊社區居委會旁,近幾年,她經常會看到居委會組織工作人員、志愿者、環衛工人和社區居民一起學習消防知識,參加消防器材操作演練。如今,經過3次實地操作演練后,她學會了怎樣正確使用滅火器、如何將水管快速接上消防栓,自家店門口的3個滅火器也被她擦拭得干干凈凈。
“三分鐘滅火圈”多點開花
根據《海口市總體規劃(空間類2015-2030)》,2014年末海口主城區建成區面積為161.4平方公里,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規定的消防站責任區面積不超過7平方公里的標準,全市應建設22個消防救援隊伍消防站,但目前全市城市建成區僅有12個,欠缺10個。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海口的高層建筑和地下建筑、人員密集場所在逐年增多,火災風險持續增加。如何才能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友誼陽光城的微型消防站內,工作人員通過監控大屏幕,隨時掌握各個場所的情況。
“微型消防站不僅可以應急小火情,給社區居民安全增添一份保障,更能在等待專業消防員救援的過程中實施自救,打通消防‘最后一公里’,把損失降到最低。”海口市消防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受城市道路、交通等因素制約,一旦發生火災險情,專業消防隊往往很難在第一時間抵達火災現場,而微型消防站恰好補充了這一空白,能夠“貼身保護”居民。同時,微型消防站隊員由單位、社區工作人員、安保人員組成,他們最熟悉現場建筑情況、消防設施和疏散路線,對第一時間撲救初起火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了解,一方面,海口市消防支隊按照“防早、滅小”和“3分鐘到場”撲救初起火災的目標,科學劃定最小建設單元,全力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和推進措施, 建成“有人員、有器材、有戰斗力”的微型消防站,強化消防救援體系建設,有效填補目前消防站責任區力量覆蓋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開展防火巡查、消防宣傳教育等方式,強化消防安全預防工作。
根據《海口市“十三五”消防事業發展規劃》,要完善高層建筑自身消防設施治理,對同一物業管理的高層公共建筑、每個高層住宅小區都要建立微型消防站。目前,全市正在積極探索多種形式、整合多種資源,加快推進微型消防站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062個微型消防站,“三分鐘滅火圈”正在全市多點開花。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