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窗戶改成商鋪大門,綠化變店鋪通道 小區“住改商”惹人煩
三亞住房保障中心將派人到同心家園小區調查 與城管聯合執法
三亞同心家園3期有住戶將窗戶改成商鋪大門,草坪等綠化設施改成了通道。林師堂 /圖
近日,三亞市吉陽區落筆洞路的同心家園3期小區業主向南國都市報反映,從2018年年初開始,就有住戶將自家住房改成了小超市、洗衣店、補課招生班……有些一層的住戶為了方便經營,直接將窗戶改成大門,這種行為擾亂了小區住戶的生活,引發大家對小區衛生、消防、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擔憂。
有住戶不斷向小區物業及相關部門投訴,但問題始終未得到解決。面對住戶的投訴,物業無奈表示,自己并非執法部門,對于小區住房被改成店鋪這類現象,只能“勸說協調”。
小區“住改商”頻擾民
部分住戶“破窗改門”
6月20日開始,記者在同心家園3期小區內走訪。記者發現,幾乎每棟樓都有將住房改為商業經營性場所的現象,且大多集中在較低的樓層,放眼望去,整個小區的樓體外側布滿了各式招牌和廣告。
小區住戶范先生說,他曾向小區物業公司、街道辦事處、環保及城管部門反映過,但都不了了之。
一層的“住改商”房屋中,一部分住戶將窗戶拆除改造成商鋪大門,更有甚者將綠化帶破壞,改成通往自家店鋪的通道,在通道上搭起了樓梯,方便顧客進出。
在采訪中,住戶們普遍反映,“住改商”不僅影響房屋結構,產生噪聲污染,影響環境,人流量增加也影響周圍住戶出行,亂搭亂建與消防通道不暢更容易帶來安全隱患。
“住改商”愈演愈烈
小區物業:只能多次反映處理
為此,記者來到小區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說,物業不允許住戶將住房改成商業用房,但截至目前,小區“住改商”的住戶很少有到物業公司進行登記和備案,而這些“住改商”大多設置在小區2棟安置房,物業公司為此多次下達整改通知,但收效甚微。
“我們也不想住戶改商鋪,因為這些很難管理,涉及到衛生、安全方面。”對于小區內有人開美發店、超市等問題,該工作人員稱,他們也多次上門協調過,但物業畢竟不是執法部門。
“安置房養雞養鴨的住戶那么多,轄區派出所、社區居委會、綜合執法局等部門都來處理過,依舊是這樣。”物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物業公司沒有行政執法權,此前曾向轄區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反映過,但問題卻一直未得到解決,物業公司只能反復多次向轄區有關部門反映。
三亞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
會到場調查 與城管部門聯合執法
21日,三亞市吉陽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稱,并未收到過同心家園3期小區物業反映過該情況,將安排城管執法隊員到該小區調查取證。
對于同心家園3期小區“住改商”的問題,三亞市住建局住房保障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會安排人員到場調查,一經發現問題將責令整改,如拒不整改,會采取強制性措施,并聯系轄區城管部門聯合執法。
該工作人員說,保障性住房不允許用于商業經營整改等其他用途,如果違反相關規定,會依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
?
相關鏈接:
好心辦“壞”事 海口一小區保安幫業主挪車掛錯擋沖進店鋪?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