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拒絕“等靠要”勤勞“摘窮帽”
紅旗鎮村民馮寶峰和毛英蓮夫婦依靠雙手脫了貧,還建起了新房子
4月2日早上,毛英蓮在自家新房前拿著水管給三角梅澆水。特約記者 黃一笑 攝
4月2日一大早,天剛蒙蒙亮,海口市瓊山區紅旗鎮道崇村委會蔭生村內,馮寶峰和毛英蓮夫婦就已起床,先給院子里擺放的幾十盆三角梅澆水、然后趕著去喂自家養殖的57頭豬,看看時間到了,還要張羅著送孩子上學……忙完這些,再騎上摩托車趕去海口府城打點零工。這樣忙碌的生活,是倆人日常的生活寫照。2017年底,這戶人家被納入貧困戶。2018年底,倆人依靠勤勞能干的雙手脫了貧,還建起了新房子。
入股有分紅 務工增收入
馮寶峰和毛英蓮育有兩女一子,因家中老父親常年生病,后來癱瘓在床,醫療費用高而致貧。2017年底,他們家被納入貧困戶。
得益于紅旗鎮大力發展種植產業,為貧困戶精準輸送“技術養分”,大力提倡發展“庭院經濟”。記者在馮寶峰家中看到,院子里擺了幾十盆三角梅和龍船花,鮮花吐艷,將小院子裝飾得美麗又素雅。
“政府幫我們投入資金,不但產業扶貧,還有教育扶貧。產業扶貧還提供技術支持,讓我學到了很多,現在分給我家種植的幾十盆花卉長勢很好,從日常養護、施肥、澆水、打藥,我都沒有問題。”毛英蓮說。
記者了解到,紅旗鎮貧困戶入股的資金由鎮政府統一收集,投入到海南大湖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用于花卉生產盈利,根據協議,貧困戶種植三角梅,由公司提供苗木和提供技術支持,三角梅長到一定高度和標準后公司進行回收。該鎮2018年按照脫貧鞏固戶800元/戶、未脫貧戶1600元/戶的標準,投入39.04萬元到海南大湖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實現貧困戶106戶459人產業組織化生產100%。貧困戶按照入股資金1年分紅一次,合同期限為20年。每畝一年可獲得盈利最高達6000元左右。
扶貧責任人李明告訴記者,入股有分紅,這讓脫貧戶有了實實在在有收益,也讓家家戶戶環境變得更美麗,更有了發家致富的動力。馮寶峰夫婦非常勤快,還計劃下一步要將產業繼續擴大。
建起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當天早上,毛英蓮一邊給三角梅澆水,一邊告訴記者:“家里的老房子有30年歷史了,瓦房,墻體老舊落灰,還經常漏雨。但由于父親生病,且3個孩子要讀書,我們倆一直想建房子,但有心無力。”
去年,馮寶峰下定決心建房,政府幫助申請了危房改造扶持5.5萬元,勤儉節約加上親朋好友和愛心人士的捐助,房子終于建起來了。
雖然貧窮,但是馮寶峰夫婦對孩子的學習很是上心。“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有了政府的教育扶貧,讓孩子們能夠安心讀書。我們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條件。”目前,大女兒在海口府城一所小學就讀,小女兒和兒子在鎮上讀書。
當前,勤勞能干的馮寶峰夫婦還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業,養了57頭豬,種了6畝桔子、5畝竹筍、3畝山柚樹。為了增加家庭收入,閑暇時倆人還一起府城做裝修工,鋪瓷磚、做水電線路等。勤勞肯干,也讓他們一家快速摘掉了窮帽,2017年,家庭人均收入2800元;2018年,家庭均收入已達6300元。
房子建好了,孩子讀書穩定。如今,看著堅固的水泥房子,一扇扇厚實的木質門,馮寶峰和毛英蓮難以掩飾喜悅的笑容。房子建好后,盼著兒女成才,這對夫婦更有干勁了。對于政府給予的各項扶持,這對夫婦沒有等靠要,反而更加積極努力:“政府對我們已經很照顧了,我們更要勤快工作,堅決不做等待政府幫扶的懶人,相信只要勤勞能干,我們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紅火”。
?
?
相關鏈接:
海南:到2020年創建100個科技扶貧示范村?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