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在舉世聞名的湖北省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旁,一片片紫紅色的銅草花競相綻放,昭示著這里的與眾不同:得名于“大興爐冶”,千年銅都大冶市因礦而名、因礦而興,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的美稱。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大冶:長江經濟帶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路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9-01-25 15:07

      在舉世聞名的湖北省大冶市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旁,一片片紫紅色的銅草花競相綻放,昭示著這里的與眾不同:得名于“大興爐冶”,千年銅都大冶市因礦而名、因礦而興,素有“百里黃金地,江南聚寶盆”的美稱。然而,礦產鑄就了大冶的輝煌,也面臨著“資源詛咒”:無序開采、生態惡化、礦竭城衰……2008年3月,大冶市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資源枯竭型城市。

      “轉型會有陣痛,不轉型沒有出路”。近些年,大冶市以自我革命的勇氣破除資源依賴,在經受陣痛中不斷改革創新,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培育綠色產業;如今,大冶市采礦業稅收只占20%,占GDP的比重從70%以上驟降至7.8%,退出了支柱產業。大冶市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擁有了“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礦挖完了,城市就一定會衰竭?

      晚清時期,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大冶創辦當時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拉開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序幕。新中國成立后,大冶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為新中國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毛澤東主席曾經表示,“騎著毛驢也要到大冶看看”。

      “古今一洪爐,舉世無雙冶”。大冶市是我國六大銅礦生產基地和十大鐵礦生產基地之一,世紀之交,500多座礦山上有近10萬人參與采礦,每9個大冶人中就有1個從業。“一礦獨大”是大冶經濟的生動寫照,2001年,大冶市70%的工業經濟總量、60%的稅收、70%的就業來源于資源型產業。

      但礦產再多,也終有挖完的一天。2006年,龍角山、銅山口、銅綠山,這因礦而設的“三大礦業重鎮”,因為資源枯竭、經濟蕭條被撤銷。“一礦獨大”的產業格局帶來了發展后勁乏力、保障壓力增大、生態環境惡化、社會矛盾凸顯,嚴重制約了大冶的經濟社會發展。

      距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只有幾公里的大冶金湖街道,一大片田地寸草不生、污水橫流,正進行生態修復的尾礦庫讓人依稀看見礦產開采、冶煉給這座城市帶來的創傷。在大冶,像這樣的尾礦庫還有數十座。

      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大冶共有塌陷區80多處,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約18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3%。由于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地表水下降、重金屬污染等,大量農田無法耕種,受災面積達8萬畝以上。

      抱著聚寶盆吃了千年的“資源飯”,終于讓大冶人看到這“飯”就快要被吃完了。2008年,大冶被列入全國首批12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

      “再痛苦,也要斷臂求生”

      “資源飯”吃到了盡頭,大冶何去何從?在黃石市副市長李修武看來,2006年6月召開的“黃金湖會議”是大冶轉型發展的開端。全市科級以上干部閉門3天,進行“頭腦風暴”,展開了一場思想解放大討論。會議立下轉型的雄心壯志,實施“以經濟轉型為重點,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

      作為大冶少數的沒有礦產資源的鄉鎮,茗山鄉以往的經濟靠火藥桶支撐的煙花爆竹產業、飼料桶支撐的畜禽養殖業。鄉黨委書記余顯軍說,這幾年,本就不富裕的茗山鄉大力落實生態轉型戰略,陸續關停17家煙花爆竹企業,畜禽養殖企業也由50多家降到8家。

      2008年至2017年,大冶壯士斷腕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分步淘汰“五小”企業971家,僅2013年就關了近400家,占全省產值1/3的煙花爆竹產業全部退出了。涉及產值200多億元,稅收10余億元,近萬人下崗。“關掉了一個大冶”。

      “當時經濟不景氣,一下子關那么多企業,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掉了一大截,我們感覺到壓力非常大。”李修武說,關停“五小企業”搞轉型也有迷茫,有的同志看到不轉不行,又下不了決心,提出“是不是把新的搞起來了再關”,有的同志建議“變通”一下,圈一塊地建“五小”產業園,等新興產業做大后再關停。

      李修武說,這些觀點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事實上做不到,老路就是山河破碎、污水橫流,真正的高新技術產業在這種環境下是發展不出來的;沒有好的生態環境,就不可能有好的產業。“只有關掉舊的,才能有新的,再痛苦,也要斷臂求生、背水一戰。”

      對于“五小”企業,大冶并不是一關了之。一方面,大冶市委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支持企業家“上山下鄉進城”再創業,同時成立冶商總會,加強對企業家的引導與服務。另一方面,由人社局、工會等有關機構和部門負責,加強教育培訓。

      一手抓生態修復,一手搞產業調整

      金湖街道曾是大冶市礦冶開發最密集的區域,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峰時有2座礦山、8家冶煉廠、20多家配礦廠。現在,政府和當地龍頭企業勁牌有限公司正聯手進行生態修復,兩年內將變成一座美麗的生態園。

      這些年,截污治污、礦山復綠、土壤修復等“治山、治水、治土、治氣”等工程在大冶市陸續上馬、遍地開花。近3年,大冶累積復墾工礦廢棄地1530余公頃,新增農用地1370余公頃。

      持續下氣力開展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不僅遏制了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隨著“綠色因子”的不斷提升,生態農業、鄉村旅游和健康養老等綠色產業加速崛起,一批原先從事礦業經營的企業家布局旅游、生態農業、環保等產業。近5年來,大冶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長46.1%。

      10年前,從事家具制造業的劉合伍在家鄉流轉山地植樹造林萬余畝,由砍樹人到植樹人,帶富了一方鄉親。曾經的大冶煤礦第一鎮還地橋鎮,煤老板黃東平將目光轉向養花植樹。2014年,黃東平聯合幾個煤老板在村里種起花果苗木,如今以“六園”為核心的金盆生態園,即櫻花園、紅楓園、臘梅園、海棠園、農家美食園和水果采摘園總面積達1800畝。在茗山鄉,以瑞晟生物公司為代表的芳香產業、中草藥種植、旅游等業態不斷發展,經濟引擎已經悄然轉換。

      圍繞生態優先、轉型發展的主線,大冶一手抓機電制造、飲品食品、新型建材、紡織服裝等四大傳統產業集群提檔升級,一手抓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節能環保、新材料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逐步形成多元化產業體系。

      2017年4月,大冶湖國家高新區掛牌,3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匯聚了勁牌工業園、羅橋工業園等平臺,以及勁牌、迪峰、山力、漢龍汽車等一大批投資10億元以上的企業項目,發展熱潮涌現。2017年,大冶湖國家高新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00余家,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70多億元。

      大冶市先后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市、全國首批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成功進入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創建名單,是全國唯一一家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唯一一家擁有國家級高新區的資源枯竭試點城市。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說,從“地下”到“地上”,從“黑色”到“綠色”,從依賴資源到超越資源,大冶從“一礦為主、工業獨大”到“三產并進、百業齊發”,走出一條長江經濟帶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新路子。

    ?

    ?

    相關鏈接: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長江經濟帶發展紀實
    共護這一江清水——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三周年之際①
    圖解: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請記住總書記這些金句
    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三年述評

    ?

    相關鏈接:
    圖解: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請記住總書記這些金句
    共護這一江清水——寫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三周年之際①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心長江經濟帶發展紀實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